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老嘉积

  • 茉莉
楼主回复
  • 阅读:6033
  • 回复:3
  • 发表于:2022/3/17 12:31:36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小时候,最盼望的是过年,其次便是能随大人“去市”(琼海土话,意思是到镇上赶集),“市”就是嘉积镇--琼海县城,琼海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是琼海人心目中的繁华之地。

“去市”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诱惑,不仅意味着能穿上过年才允许穿的一直被压在箱底已熏足了樟脑丸味的衣服,还能享受到一碗温热的姜糖豆腐脑早餐,这是一份爱的犒劳,会和“去市”的经历一起被回味许久。就是大人要“去”一次“市”,也得计划一阵子,精打细算一番:家里需要买些什么、得花多少钱、地里有什么可以拿到市里去卖…….一卖一买,简单的以商品交换的方式完成一次完美的“去市”。

家里离“市”有三公里远,天刚蒙蒙亮就得启程,那时没有交通工具,都靠走路,孩子们跟在挑担子的大人身后,走走跑跑才勉强同步。“去市”,首站是中心农贸市场,挑来的东西要先摆摊卖出去,才有钱为家里采买农资啊、鸡鸭鹅苗啊等…….有剩余的还要去逛逛百货商店,扯块布料或者挑件成衣,奢侈一点的会在冬天里为自己为家人买一盒雪花膏,从百货商店出来的人,都怀揣着满足,心情美滋滋的。跟着来的孩子们,幸运的,能随大人逛上一回百货商店,看看那些摆在货架上的也算琳琅的商品;更多的只是被大人安排在市场的某个角落,替大人看管已经采买好的农资,好让大人们能放心地轻松地到处逛、继续采买。当然,最后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奖赏:一包糖果、一段甘蔗、一块花生饼……..孩子们会欢呼雀跃、心满意足地随大人回家。琼海的民风淳朴,即便是在人来人往的市场,有孩子在旁边看管的财物也不会丢失。

我是经常随父亲“去市”的,父亲带我“去市”,也是先到农贸市场为家里采买好需要的农资,但他没让我照看,而是找在市场里做生意的熟人处寄放,然后带着我一起去新华书店。父亲爱看书,这是他必去的地方,后来我也爱上阅读,得益于从小随父亲“去市”的这段经历。

叔叔也偶尔带我“去市”看电影,那时候看的电影大多是露天电影,要晚上天黑了才能放映的,能大白天坐在电影院里看上一部电影,是很奢侈的娱乐,况且电影院里放的电影,都是本地区的首播片,看完回去能在小玩伴们面前神气上好一阵子。我还记得叔叔带我看过的南斯拉夫电影《桥》,那支勇敢机智的炸桥行动小分队,在“老虎”的带领下,终于将大桥炸毁的壮烈场面让我记忆犹新,成功后既是战友又是朋友的队员们走在山岗上的剪影渐行渐远,特别拉风,电影插曲《啊!朋友再见》的经典旋律更是被我半生不熟地哼哼了好久。

如果说,小时候的嘉积镇,就是在随大人“去市”的经历片段中积攒的。考上嘉积中学念初中,我算是真正融入了嘉积。从每天同学带来的发生在嘉积角角落落的市井新闻里,提炼人物、归集地点,很快,嘉积的全貌,在我的脑海里终于完整且立体起来了。

嘉积的主街道呈东西向与南北向交错,形成“井”字形布局。东西走向的有最南边的东风路、依次是纪纲街、再就是嘉祥街、北边便是环市街,四条街道的东头,便是我的学校--琼海嘉积中学,每天当巍巍红楼在旭日的霞光里苏醒,便带动整座城由东向西活络起来,灵动起来。

东风街地处223国道,是琼海的交通枢纽,每天车水马龙,迎来送往商贾游客无数,南来的风北去的雁搭起琼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一座英姿飒爽的红军女战士的雕像高高矗立在东风街,穿草鞋、戴斗笠,帽檐上大大的红五星,以坚毅不屈的娘子军战士形象,诉说着那段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最为光彩的乐章,供世人瞻仰。

小时候随大人去的中心农贸市场则在纪纲街上,是两层结构的建筑,一楼是菜市场,水果蔬菜、鱼虾、鸡鸭鹅猪肉,应有尽有,满足嘉积镇上所有居民的菜篮子需求;二楼是衣服摊,大到时装首饰、鞋帽箱包;小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人气带来了满满的商机,纪纲街满满当当的商铺云集,小食店、粮油店、手工饼店,香气四溢,还有街边的现磨咖啡摊位上那浓郁的咖啡味,闻闻都觉得醉;最有名的琼海特色炒粉也在纪纲街与元亨街的转角处,店面的简陋丝毫不影响生意的兴旺,琼海人就好这口琼海味。

与纪纲街平行的嘉祥街又是另一样风格,这里集新奇与时尚于一体,是新潮的市民爱逛的场所。百货商店、五金商店、新华书店、华侨商店就以百步一家的格局,分布在嘉祥街上。东、西各有一家照相馆,橱窗里永远展示着当年只有在电影画报里才能看到的模特艺术照,引领着小城的时尚,我们放学后相约到嘉祥街溜达,除了去书店,最感兴趣的便是到照相馆的橱窗瞻望一番,有时还异想天开,假想着橱窗里那张漂亮的脸就是自己的,多么年少轻狂啊!

嘉祥街最大的特色,要数在街边摆卖翻录歌曲磁带的摊位,印象中有两处吧,摊主留着触肩长发,穿立领花衬衫配拖地喇叭裤,港味十足,有业余港客之称,摊上支着大大的遮阳伞,伞下的半旧桌子上显眼地摆放着一台双卡录音机,还有不同版本的港台歌曲母带,空磁带则摆在桌子底下,生意相当火爆,特别是80年代初,港台歌曲刚传入内地,年轻人哪个不以能哼上一两首粤语歌为荣?双卡录音机永远都以最大音量播放当时最火的歌曲,吸引着歌迷们流连不舍,翻录一盒磁带2元钱,家里得有录音机才能拿回去播放,那时的录音机还是稀罕物,所以都只是在摊位边蹭听过过瘾。我记得初三时,和同桌曾为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到嘉祥街的磁带摊上买过一盒磁带,每天放学一起到她家听,因为太入迷了影响学习,被她妈妈暂时没收了才罢休。

嘉祥街五金商店门口,一位大叔常年摆地摊卖他自己包装的药粉,一套两包,一包紫色,一包白色,都只有一小饭勺的量,这药粉很神奇,融入水后浸泡衣服,能去除衣服上的黑霉点,村里有人买来用过还真的有效,不仅霉点没了,衣服也鲜亮了,在那个买布还要凭布票的年代,一件常新的衣服是多么的惹眼,可想而知,大叔的药粉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爱美的人的刚需啊,所以大叔的生意被口碑相传,经营得风生水起,兴旺了好多年。我对大叔的药粉一直充满好奇,到了初三学化学,才知道其实就是高锰酸钾和草酸,两者结合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去除霉点。原来这就是学问啊,果真知识能启智啊,这是知识对我最早的冲击,也是我努力学习的原动力。

说老嘉积,不得不说环市街上的鸡饭店,那是琼海饮食的一大特色,一排的店面,都经营鸡饭。路过闻香都馋。做法很简单,光鸡入水煮七分熟,切成块,叫白斩鸡,肉滑嫩皮腊黄,配上精制的酱料,口感超鲜美;鸡油饭团,煮的时候米里切蒜头片加鸡汤,熟了再闷5分钟,就是酥软入味的鸡油饭,趁热盛出用手捏成饭团,标配就是:一份鸡肉配一个饭团、一份酱料,客人按量点,不够另加,这就是琼海人嘴里的“公道”。上学时我们住校,谁家家长来嘉积,都会带孩子去环市街吃“公道”,饱餐一顿后回校,嘴上的油都舍不得抹去,也许这是一次难得的炫耀资本吧。

南北向有老街新民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后来经返乡的南洋华侨投资改造,形成南洋骑楼风格的建筑楼房,颇具商业贸易规模,曾是嘉积商业中心,与古色古香的溪仔古街,只是转角的距离,记忆中新民街铺的是青石板,走上面犹如徘徊在幽静的古巷,特别是雨天,会有一股丁香姑娘般淡淡的愁思萦绕身旁。

读书时我爱去新民街,是想去捕捉课本上老师讲解的那似有似无的抽象情感,还是希望转角进入溪仔古街能邂逅梦中的情郎,亦或穿过溪仔古街,漫步万泉河畔,聆听水草在风中发出的呢喃?如今,已经分辨不清了,但那都是我用年少时光陪伴过的嘉积。一句老话“东走西走,不离嘉积海口”,道出嘉积在海南的地位,作为“琼崖第二商埠”的老嘉积,有昔日的繁华,正今日多彩绽放,但老嘉积那浓浓的韵永远都不会消褪。


  
  • 琼海在线
  • 发表于:2022/3/17 15:56:27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迄今读过的最动人的老嘉积文章,也许是与作者同龄的缘故。新民街南门影剧院旁边也有卖翻录磁带的,磁带盒还带翻拍的黑白封面。录音机有4个喇叭,在街边使用快录功能翻录,听上去很怪异
简单生活
  
  • 天涯我在
  • 发表于:2022/3/17 16:44:22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好文!
  
  • 雷迅
  • 发表于:2022/3/18 6:38:52
  • 来自:海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