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长篇海南乡土小说连载:林森与他的三任妻子(4)

  • 琼海在线
楼主回复
  • 阅读:3552
  • 回复:2
  • 发表于:2022/3/25 18:00:19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长篇海南乡土小说连载:林森与他的三任妻子

作者:高岚


第四章 革命小将

  

  放着好不容易谈成的近百万元的合同不签,火急火燎地赶回滨涯市,林森完全是为了娇妻及娇妻肚子里的孩子。

  

  论技术论设备论名气,滨涯医学院附院在省内赫赫有名,现代医学又这么发达,生孩子是平常不过的事,何况娜娜又不是高龄初生妇。可自从得知娇妻上的是附医,就象在他在心头上压上一块大石头。谁不知道,生孩子肯定送妇产科,而只有他知道,该医院妇产科主任可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啊。

  

  几十年在学海、人海、商海里摸爬滚打,练就了荣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可再坚强的人,在心灵深处,总有一块柔软之处,一经触动,必会涌起一股难以言状的酸楚……

  

  在他心灵柔软处,连着王淑娴这个名字。

  

  林森读完小学之时,家庭经济已陷困境,可按阿婆的想法“哪怕五个孙女全部辍学,也要供阿森读书,而且要读最好的书!”。

  

  以阿婆的目光,离家越远读的书越好。本大队小学的那几个教书先生,“发市”买菜时与菜农讲价还价,下了课与村民抢地开荒种菜,放尿桶于校园角落盛接学生的尿水浇自家的菜……,这种教书先生能教出多好的学生?公社中学更不行,原来的名称多好,偏偏改成农业中学,还在学生的背心上赫然印上“龙台农中”,不但小学生感到奇怪,就是还没上学已经会认几个字的小孩子也弄不明白:“中农台龙?中农成分哪比得上贫下中农?还怕人家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出身,还把自家中农成分写在衣服上……”。由此可见,出身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心灵深处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这也难怪,因为当时,上高中、上大学、进兵营、进三线工厂,首要一关是政审关,政审中第一关就是看家庭成分,成分好,不但前途光明,找对象也好找。

  

  虽然林森贪玩也会玩,可在读书方面他只要一用心一发奋,学习就能上一大截。高小阶段,在阿婆、阿爸的鼓励、激励下,他发了两年奋,于1965年一举考上县重点中学。当时,公社、生产大队一级小学教学质量以学生考上地区、县重点中学的考取率为评定标准。一举成为龙台镇为数不多考上县重点中学的学生,不但是林森所读小学的荣耀,也让阿婆脸上大放光彩。

  

  林森考上县城中学住校,对于家庭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令阿婆欣慰的是,她的宝贝孙子上了县城中学后,特别在文革期间,越来越长见识,越来越让人开眼界。


  周末回家的孙子,胳臂上套了一块红套套,神气活现地对全家说:“知道不?我参加红卫兵了,而且是全班第一批加入红卫兵”。

  

  “红卫兵是做个乜(什么)的?侬做乜(为什么)第一个加入?”

  

  不管孙子多大,她称他为“侬”。

  

  “红卫兵就是紧跟毛主席 闹革命。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滚蛋。按咱家成分和我个人表现,我当然是第一批罗!”孙子神气道。

  

  “老子是谁?”阿婆自然既不懂中国教育文化史上的“老子”,也不懂北方方言称谓的表达方式。

  

  "老子就是父亲或是祖父,就是公辈……”阿森耐心解释。

  

  "你阿爸又不做革命,也不打过战,你死鬼阿公去南洋讨吃(谋生路)不知死在哪,算个乜英雄?”伴随此话又是一股声浪冲口而出。

  

  “哎哟,阿婆,跟你解释不通。反正咱们出身好,革命性强,是文化大革命的依靠力量!”。

  

  “着!象土改一样,革命依靠的就是贫下中农!”

  

  阿婆明白了,只要孙子跟着毛主席 闹革命,不管分不分土地,分不分地主浮财,她都支持。

  

  坐在一旁忧心忡忡一直不吭声的父亲说了话:“阿森,你人学校初中、高中全部停课了吗?”。

  

  “再不搞文化大革命,党就要变色,国家就要变天了,还上什么课?”情绪正高涨的林森觉得父亲问话怪怪。

  

  “哎!”父亲只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林森一上初二就赶上“史无前例”,他屁颠屁颠地跟在高中部师兄师姐们后面,慷慨激昂地举旗喊口气,斗志昂扬地要不批斗戴上“顽固执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走资派”高帽的校长、“贯彻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徒子徒孙”的教导,要不尾跟“砸四旧立四新”的队伍抄老师家,要不把“资产阶级孝子贤孙”、“牛鬼蛇神”的帽子戴在某老师的头上押到县城游街示众……

  

  当林森手套红袖章,手拿红宝书,哼着革命歌曲,斗志昂扬地穿村过乡回到家里,已对城里红卫兵的过激行为耳有所闻的父亲,一见面劈头盖脑一句话:“你有没有动手打师长?有没有动手砸东西?”。

  

  儿子一怔,答道:“我没有动手打,也轮不上我们打。我只是跟在后面喊喊口号而已……”。

  

  “千万记住,咱家世世代代与人为善,坏事千万别做!歹人千万别当!”父亲从来没有这么严厉。

  

  不久,林森胳臂上换了一个袖章,红色还是红色,但字数比前比多了。

  

  孙子指着红袖章,得意洋洋地对阿婆解释道:“阿婆,这是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百里挑一,我被选入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宣传队一共才二十多人,有唱歌跳舞的演员,还有专门当乐队伴奏。我是当演员。阿婆,就是专门唱歌跳舞的。我们正在排练,准备全县巡回演出,让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在老百姓中大放光芒!”孙子激情满怀。

  

  “百里挑一?做演员就是做戏班,我孙仔生的是戏班相,当然做戏班罗!”阿婆同样洋洋得意。

  

  不久,身着不知从哪弄来的一套半旧绿军装、一根军用皮带,孙子胳臂又换一个袖单,还是红色,但字数更多了,孙子解说道:“我现在是‘誓死捍卫毛泽东路线战斗兵团’,我们正跟那些保护一小撮走资派的保皇派做坚决的斗争。我们学校的战斗兵团可多了,有‘井冈山战斗兵团’,有‘遵义战斗兵团’,有‘长征战斗兵团’,有“卫东彪兵团”……我们兵团人最多,参加者大都是红五类”。

  

  琼海县县城叫嘉积(镇),位于万泉河畔,北距海口90公里,海榆东线公路从镇区穿过,为岛东城乡物资集散重镇,东海岸陆路交通枢纽。民国16年(即1927年)嘉积商会办事处大兴土木,改建商店,开辟马路,并以“嘉积新纪元”分别命名五条主要街道:嘉祥、积庆、新民、纪纲、元亨。

  

  自古以来,琼海出洋的人较多,受东南亚文化影响,嘉积镇街道建设与店铺风格,体现东南亚建筑特点。即房屋连接紧密、商住合一,店屋前门为“骑楼”(新加坡与吉隆坡称为“五脚基”,台湾称为“亭仔脚”)。


  所谓“骑楼”,即是贯通成列的房屋临街部分往外伸出形成互相贯通的走廊,此走廊既为行人遮风挡雨、也方便房主在门口摆摊售货或晚间乘凉。

  

  林道明走进镇区,只见每条街道每间店铺店门紧闭,街人行人廖廖。位于镇中心地带的百货大楼被“红旗派”占领,其对立派“611派”占据的是隔街相望的冰屋。虽然这两幢楼房只有三层,却是县城最高建筑。而这两幢做为武斗据点的楼房所处的十字街道是县城最繁华的地段。

  

  在百货大楼楼梯处,见两位头戴黄军帽、胳臂别“红旗战斗兵团”的红卫兵手持木棍在守卫,见林道明东张西望的走过来,大声喝令:“你是个乜人?有乜事?”

  

  林道明和颜悦色:“我找我的仔”

  

  “你的仔是谁?”

  

  “他叫林森”

  

  “林森?哪个中学的?”

  

  “县中”

  

  “啊!是‘大眼森’么?”

  

  林道明点点头。

  

  “阿叔你站在这里。我上楼上找”。


  在楼下等候时,林道明环视四周,见墙壁上贴满红红绿绿的大学报、大标语的商店店门紧密,街上看不到一个行人。地上横七竖八是砸碎的砖头、玻璃瓶、撕碎的纸屑,一街狼籍。

  

  空中传来既有“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又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队万难,去争取胜利”的语录歌。两首歌曲同一音量,互相混杂,听起来特别刺耳。

  

  一会,那位红卫兵下楼,说:“林森说他正在为捍卫毛主席路线而战斗。要是没有什么要紧事,叫阿爸回家……”。

  

  “那我站在这里等,一直等他下楼!”林道明说。

  

  “阿叔,你站这里等,没有用。我人吃饭、睡觉都在楼上。不夺取胜利,决不罢休,誓与大楼与存亡……”。

  

  林道明摇摇头,无奈地转身离去,背后传来轻蔑的议论声:“此多(些)家长,自己不关心国家大事,还老来拖革命小将的后腿!”。

  

  过几天,龙台镇上,“发市”的人们都在七嘴八舌议论,县城的武斗已从互扔砖头、玻璃瓶的初级阶段发展为真枪实弹的高级阶段,每天都有人被打死。上海、武汉开机关枪打学生,街道上血流成河……龙山村“井头”边、”牛彭树下”各种传闻也升了级。

  

  “嘉积冰室每日都有被打死亡的学生抬下楼”

  

  “红旗派在街道上开被打死的烈士追悼会”……

  

  阿婆听不下去,也坐不住了,火急火燎拉着儿子一起上。

  

  步行走到龙台镇,再搭乘汽车上县城,脚步匆匆,阿婆一路走一路自责:“要知这样,当初就不该让他去县中读书”。

  

  儿子小声反驳道:“不在县中读书就不参加武斗了么?派性斗争波及全县,龙台中学不也有学生参与派性?听说百货大楼、物资局、冰室武斗据点上,全县各中学学生都有……”。


  与上次来相比,林道明发现一片萧瑟的县城笼罩于一派杀气腾腾的氛围,他不禁打一个冷噤。通往百货大楼的街道已被封锁,入口处有数位头戴建筑工人戴的防护帽的年青人在荷枪实弹站岗放哨。

  

  林道明被拦住,阿婆径直往里走,站岗者喝住:“喂,老的,你去处?外人不准入内!”

  

  阿婆头不抬,话不答,径直往里走。

  

  站岗者急了,端着枪,追上来,一手抓紧住阿婆的胳膊:“此枚(这个)老的,你是聋还是哑?你入里做个乜?”

  

  阿婆甩掉他的手:“我不聋也不哑,我入里找我的孙仔!”

  

  “不做得!不能入!里头打战,你不怕死么?”

  

  “你后生仔都不怕死,我吃老几十岁怕个乜死?”

  

  “我人死是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死,死也死得光荣!”

  

  “那我也为毛主席去死!”说完,继续大跨步往里走

  

  就这样,高喊着“为毛主席 去死!”的口号,阿婆冲过街道站岗者,又冲过百货大楼楼口警卫,一直冲到楼顶。

  

  走过百货大楼一楼铺面时,见原先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熙熙攘攘的景象荡然无存,橱窗玻璃被砸破碎,橱柜七零八落、柜内空空如也,一股辛酸、痛心、愤懑涌上阿婆心头。

  

  全副武装、英姿勃发的林森与他的亲密战友们,抱着“生为捍卫毛主席 的革命路线而生!死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死!”、“活着就干,死了就算”的决心,正躲藏在沙子麻袋垒起的工事后面,聚神会神观察对面楼顶动态 ,冷不防有人从背后揪他的耳朵,他以为是哪位战友闲得无聊开他的玩笑,疼得转过身大发脾气:“大敌当前,这么无聊!……哎呀!阿婆,你来做个乜?”

  

  “我来做乜?我来和你打战!”

  

  “你不在室好好织你的笠,走来此处做个乜?”

  

  “你不在学校好好读你的书,走来此处做个乜?”阿婆反问他。

  

  “我人(们)是在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保卫文化大革命而战斗!”

  

  “阿婆也来为毛主席打战”

  

  “阿婆,此处不是弄笑处,你快快回室!”

  

  “你不回室,我也不回室”,阿婆执拗道。

  

  “阿婆,子弹不生眼,不分脸……”。

  

  “你都不怕死,我吃老几十岁怕个乜死?”

  

  “阿婆,我是在干革命……”。

  

  "你在干革命?阿婆无文化,大道理讲不出,小道理阿婆识讲。做学生人,就应在学校好好读书,走来这里占公家楼,占公家房……。好好一个百货大楼,让你人破坏成个乜样子?吃父母粮食,来这里打架!闹得全市百姓无法发市,市民无法做吃。毛主席做革命是让老百姓做好吃,你人此作(这么)做也算‘做革命’?……”。


  婆孙的争吵,引来越来越多与林森一样打扮的年青人在围观,在议论。

  

  一个头头模样的年青人拨开人群,把林森拉到一边,在他耳边低声道:“你阿婆在这里吵吵闹闹的,扰乱军心,你赶快劝她回室!”

  

  林森脸有难色“司令,你不知,我室婆性情硬过铁。她硬要我回室,我不回,她就会不吃不睡懒在这里……”

  

  “那你就陪她回,再偷偷走出来”。

  

  林森摇着大脑袋,无可奈何跟着阿婆走下百货大楼,走出红旗派管制的街道。

  

  阿婆与一直站在入口处焦灼等候的阿爸一前一后,挟持着林森,就象押送犯人一样把林森押回家。

  

  一到家,阿婆用计将林森骗进屋仔,然后一把大锁锁住屋仔门。然后,搬了一张大板凳,日夜守在门外,就象关押囚犯一样。阿母做的饭只能从窗口递进去……

  

  想到亲密的战友们正在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而浴血奋战,自己却象个逃兵似的被关在屋里,林森义愤填膺。无奈之下,他好语软语磨给他送饭的母亲、收买妹妹放他出去。又软硬兼施的要阿婆放他出去。哪知道,这次的阿婆,铁石心肠,软硬不吃。

  

  气得林森跺脚大骂:“好啊!你还是一个贫下中农,你的革命觉悟上哪去了?你此么‘老鸡多’(本地口语中,称老人为‘老的’为尊称;而‘老鸡壳’‘老鸡多’是骂老人的俚话),你关押革命小将,你破坏伟大的文化大革命,你该当何罪?”。

  

  任凭林森怎样跳、怎样叫、怎样骂,阿婆一句话也不回,气定神闲地守在屋仔外。


  被炮火击毁的武斗据点

  

  林森走下据点的次日,县城的派性武斗再度升级,“611”派占据的冰屋在炸药包的引爆下,这座县城最高的大楼轰然倒塌。据说死伤几十人,绝大多数为未成年的青年学生。有的尸体深埋于残墙破壁下,挖出来时全身浮肿发臭……。现场一片呼天抢地、呼儿唤女的恸哭声,其情其景惨不忍睹。

  

  一声爆炸声,将这场与全国各地你死我活的派性斗争遥相呼应的县级武斗划上句号。以几十条人命的代价换来,参与武斗者走下据点,换来被占据被破坏的楼房回归安宁。

  

  事后,村里乡老、同学都对林森说:“阿森,是你室婆救你一命!让你逃过此场劫难”。

  

  他不以为然:“我又不是611派,我又不蹲冰室!”。

  

  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后,林森反思自己在那狂热年代的所思所作所为,那是一种多么可悲的愚忠、愚味、愚蠢。他疼心地想,那些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去祭那场大浩劫的同辈人,在他(她)们的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刹间,并未想到,他(她)留给一对白发人的是呼天抢地的哀号和无尽的哀思,留给同辈人的是深深的遗憾与感伤,他(她)们还以为自己在为捍卫毛主席的路线而死,死得其所,死得光荣,死得悲壮呢!要知道,这可是时代的悲哀,一代人的悲哀啊!

  
  • 雷迅
  • 发表于:2022/3/25 18:34:04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 高岚
  • 发表于:2022/3/28 5:08:29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此章真实地展现了1967年底发生于琼海市嘉积镇的红卫兵武斗事件,这也是本人的亲身经历。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