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长篇小说连载:战火姊妹花(32)

  • 琼海在线
楼主回复
  • 阅读:5674
  • 回复:1
  • 发表于:2022/5/14 11:23:12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长篇小说连载:战火姊妹花(32)
作者:麦兴镁

32

  

  太阳红红的脸孔在东边的山顶上挺起来了。它大大方方地观察四周许久,看见各个山头的晨雾渐渐散去,各个山头都露出苍翠的面容,它便把灿灿光芒柔和地射过去,让各个山头都披上一层灿烂,仿佛这些苍绿的山嶺镶上了一层金碧的宝玉,让人登时感到,这些山嶺生气勃勃,满是金光宝气。

  

  苏金婷早已起床,这时她坐在草寮外的一张长条凳子上,一边享受黎村清晨的新鲜空气,一边捧着一本笔记本,复习念读阿莲教给她的黎话。她到黎村来已有十多天,她与阿莲住在阿莲家的这间旧草寮里。她到黎村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恰逢阿莲的堂哥病了,她治好了阿莲堂哥的病。接着有五个人来请她看病,她都药到病除。为群众诊病,都是阿莲给她做黎话翻译,她便决心拜阿莲为师,学习黎话。那时候黎族还没有文字,学黎话主要是学发音,她用带来的笔记本,把阿莲教的黎话音记录下来,就像她当年在大学里学英语日语,而且时常唸读。这时她就是念读这些黎话的。太阳的光芒斜斜透过树木的间隙,照到了她的身上,她觉得眼前更光亮了,心情更愉悦。她的黎活读音准确清亮,阿莲在下边屋煮饭都听到她的唸读声。

  

  阿莲起床后,便去帮她的妈妈煮早饭。黎村的人没有吃早饭的习惯,早饭煮熟后,盛在瓦盆里,就出去劳动,到中午10点钟左右就回来,这时就吃饭。这顿饭算是早饭,也算是午饭。因为粮食收获不多,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晚饭是太阳未落山前要吃结束,因为没有煤油点灯,天黑前要吃完饭收拾好,摸黑吃饭是不方便的。

  

  阿莲与她妈煮好早饭后,这时她端一个小竹筐走了过来。阿莲走到苏金婷面前,用黎话说:“柳姐,吃山薯。”

  

  “山薯”这个黎话音是昨天阿莲才教给苏金婷的,苏金婷恰好刚才复习唸过,已记住了。苏金婷用黎话说:“哪里来的山薯?”

  

  阿莲也是用黎语说:“阿爸昨天在山上挖的。”

  

  阿莲说着已把小竹筐递到了苏金婷的胸前。苏金婷顺眼看去,见4块煮熟的山薯置在筐中,那熟薯的香味已溢进她的鼻中,她的馋欲诱动了,她想伸手拿过来吃,但突然犹豫地问道:

  

  “阿爸阿妈阿哥嫂他们吃了吗?”

  

  阿莲说:“他们吃,今天要上山收玉米,早上必须吃点东西才上山。”

  

  苏金婷说:“我们也去,去收玉米,看看你们是怎样收的。”

  

  阿莲说:“阿爸说不要你去,你就留在草寮里读黎话嘛。”

  

  苏金婷说:“为什么不让我去,学黎话必须在和群众一起劳动中才好学,关着门坐在家里是学不到的。”

  

  阿莲说:“阿爸说,玉米地里都放禁了,怕你不习惯中禁了,会病倒的。”

  

  一说放禁,苏金婷就感兴趣了,她就是想知道黎家放禁的神秘法术,想知道这个禁的用法,这是求之不得的难得机会,她决心一定要去,苏金婷说:“放禁呀,我就想知道放禁的事,我们应当利用放禁的法术来对付日本鬼。”

  

  听见柳姐这么说,阿莲也是支持的,她回应说:“对,你应当去,我去向阿爸说。”

  

  阿莲把小竹筐交给苏金婷,转身就走了。苏金婷端着竹筐走进草寮,把竹筐置于床上,她也坐到床上,把笔记本放下后,她就抓起山薯来吃,山薯很香甜,很解她的馋,她吃了两块,决定留两块给阿莲。

  

  过了一会,阿莲走回来,很高兴地说:“阿爸同意你去,我也去。你快吃山薯,玉米地很远,摘到中午可能都回不来,都要吃点东西才去,你快吃呀。”

  

  苏金婷听到同意她去摘玉米,心里很高兴。她取下挂在墙壁上的斗笠往头顶戴,一边说:

  

  “我吃两块啦,你把这两块吃完它。”

  

  阿莲说:“我已吃过啦,这些你全部吃完,不要推辞,快吃。”

  

  阿莲像命令似的要苏金婷吃,金婷只好从命了。苏金婷吃完山薯,就想出去,忽然想起药箱。她瞪着放在墙角处置在两块石头垫上的药箱,说:“阿莲,村里有小偷吗?”

  

  阿莲奇怪地说:“小偷,你有什么东西怕人偷?”

  

  苏金婷说:“药箱里的药呀,这个药箱放在家里安全吗?”

  

  阿莲想了想,说:“还是拿到玉米地,不能放在家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句话是苏金婷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讲的,阿莲把这句话学到了,阿莲知道,陈子精支队长为了柳姐到黎村好开展工作,特别在医院里要了两打盘尼西林针剂,交给六连长带过来。盘尼西林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抗生素,我们抗日军的医院里就是苏金婷院长从广东带回来的,共带回50打,每打12支一共就有600支。虽然有这么多,但海南岛是孤岛,日本鬼封锁,以后进药非常困难,如果大手大脚用完了,就没有再接,以后作战抢救伤病员,就困难了。阿莲想到,柳姐-进村,就用盘尼西林治好了堂哥的病,柳姐的这些药,是万万不能失的。

  

  苏金婷听到阿莲这么一说,立即把药箱提到床上,她转过身来,说:“阿莲,你去找一个大竹篮来,把药箱放进篮里,带去玉米地。”

  

  阿莲立即起身离去,到她妈的大草寮里,拿来了一个旧竹篮。苏金婷接过竹篮,就把药箱放进竹篮。她把压在枕头?下的手枪也取出来,放进竹篮里,用她的一条外衣盖住,就拎起来,走出草寮。

  

  阿莲赶忙去取来一条扁担,串进竹篮的篮系里,俩人先后扛着,跟上挑着竹篮箩筐的阿爸阿妈和哥嫂,一起上路了。

  

  他们跨过村南边的溪水,翻过对面的山头,再爬上一座山,在半山腰里,就是玉米地了。

  

  那时候的黎族人,基本上都是刀耕火种的,就是放火烧掉一片山林,然后在烧过火的地上,用刀挖一个一个小坑便把玉米的种子撒进坑里,再用脚一踩,踩填土坑,就是种下了。种下后,不用拔草施肥,任由玉米苗自然生长,结玉米成熟后,就去采摘。一般半山腰的土地湿润,墒情都很好,加上火烧过草木灰很肥,玉米苗都长得很好。

  

  在这样的山上种玉米,天灾不是问题。落大暴雨么 ,水会自然流下山脚下去,不会浸涝玉米。天旱不下雨嚒,山水润泽土地,墒情适宜。俗话说,山水山水,有山必有水,山顶上林木蓊翳,树木会蓄存水分,有山林天然滋润,天旱不影响玉米的生长。

  

  在这样的山上种玉米等作物,最主要的灾害是山里的野兽,就是黄猄,野猪(山猪),野兔,豪猪,山鼠,猴子等野兽,此外还有一些吃种子的飞鸟,如山鸡斑鸠等。这些野兽和野禽的破坏比天灾还过之而无不及,当玉米刚露出嫩苗的时候,黄猄野兔等就会来偷吃嫩苗,就是小苗长到一尺高的时候,也会遭到这些野物的糟蹋。玉米结果后,还未成熟,猴子、野猪、山老鼠还有豪猪等野物,就来光顾了。特别是山猪,俗话说:做时山猪不见脸,吃时山猪出来颠。山猪的鼻孔大嗅觉灵敏,一闻到好吃的,就来到,而且是一群一群地来,又咬又拱,破坏最大。农人来收获,是它们吃饱剩下的部份,或者让你颗粒无收,叫你农人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你不饿肚子谁能帮你。

  

  然而,黎族人民是聪明智慧的民族,为了生存,他们世代相传,传承下一种禁术,就是在种植农作物的地里放禁,那些山里的野物,就不敢到他们的地里来破坏。

  

  禁术,也称禁法,是当地黎族人世代传下的,村寨里的首人,一定要懂禁法,也只有懂放禁的人,才能当村寨的首人。首人不但只为他自家放禁,还负责为全村人家的庄稼地放禁,保护全村人的粮食收获。懂放禁的首人,通常称为禁公,他的妻子称禁母,现在沟塘村的禁公就是阿莲的伯父。

  

  他们来到玉米地旁,都停下来。阿莲与苏金婷放下竹篮,阿莲把扁担退出篮系,抓着扁担拄在地上,一边观看玉米地里,看见玉米株长有一个人那么高,玉米叶片仍然很青翠,叶腋里,结的玉米棒又粗又长,每株玉米上都结有3个,下面2个比较大粗,上面那个就较小。

  

  苏金婷看见玉米长得好,想不到黎人的生产并不错。她初到阿莲家10多天,看到阿莲家的饭是稀粥,食的很差,原来是青黄不接时。现在看见玉米这么好,丰收在眼里,感觉黎人并不笨,他们有他们的活法,你外人是难以理解的。

  

  村里有许多户都陆续上山来了,是玉米成熟了,都要一齐收摘的。苏金婷看见人们来到玉米地旁都停下不动,好像是等什么,就问道:

  

  “怎么不下地摘呢?”

  

  阿莲应说:“等禁公来收禁,要收禁后才能进去,不等收禁,进去就会中禁,会病的。”

  

  原来是这样的,太神奇了,苏金婷觉得很兴趣,她急切地想看禁公如何收禁。

  

  不一会,阿莲的伯父伯母来了。伯父名字叫符在礼,年纪在50岁上下,他身材高大,脚手粗壮,脸色如铜,两眼神光闪闪。他的两鬓已斑白,脸上的皱纹如刀刻的一样,厚重而又清晰,是山里硬汉子的形象。他身穿的是黑色的黎族男子的服装,头上戴一顶黑色无沿帽。他手抓一枝山柚叶枝。阿莲的伯母名字叫李云姑,年纪与她丈夫相仿,个头比丈夫矮半个头,她的身材丰满匀称,可见她年轻时是个美人坯子,她的脸庞很端庄,却是画了脸的,两边脸颊是青蓝的树叶图,仿佛脸两边是两片青树叶生长着。她端一个盆形木水桶,桶里盛半桶清水,她跟在丈夫的身旁。他俩人一边沿着玉米地的旁边走,一边收禁。这时苏金婷才注意看到,在玉米地边沿,有一支支手指粗的竹杆插在地上,上端绑一个小布袋,布袋鼓鼓的装着什么东西,禁公行到竹杆处,就用柚枝醮木桶里的清水,再摇动柚枝把清水撒向竹杆,摇摇掸掸一阵后,就弯腰探身把竹杆拔起,握在手里,又续继前行,见到竹杆又如上法,撒水拔起,一路前行-路拔起,竹杆集成一小捆后,他就随手抓拉一条野杂藤,把竹杆绑住,放到他认为无人到的山林里。他不但为阿莲家的玉米地收禁,也为全村人的玉米地要摘玉米前都全部收禁。

  

  苏金婷看到,心里暗暗思考,认为那竹杆上的小袋里,可能是装什么药物,药物有挥发性,药味蒸发出去,在玉米地旁的空气中弥漫。野兽闻到药味,不敢接近就走开。山里禽兽的嗅觉非常灵敏,它们都是凭嗅觉来寻觅食物的,它们闻到不喜欢的气味就走掉,放禁可能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她看见,这些竹杆大约十多步远就有一支,因此她判断是这个道理,而这禁法的关键是药物,他们用什么药物呢?弄清他们的药物,就能明白禁法的奥秘。

  

  苏金婷还在沉沉地思考,不觉阿莲妈来到她面前,阿莲妈说:“柳姐,你吃这个。”

  

  阿莲妈手端一个平底小笸箩,笸箩里有一把红红的鲜辣椒粒,有一个竹杯,还有一个玻璃瓶,玻璃瓶里装的是药水。

  

  苏金婷回过神来,不明白要她做什么,阿莲妈又说:“你吃下这三粒辣椒,再喝一杯这个水。”

  

  苏金婷已学到了许多黎话,她可以用黎话与人交谈,她用黎话说:“吃这个东西作什么用?”

  

  阿莲妈说:“防止中禁的。”

  

  阿莲转过身来,从笸箩里揑起三粒辣椒,这是当地的山辣椒,只有筷子尾那么大,却是极辣的,阿莲交到苏金婷的手里,说:“吞下去,再喝下一杯这个药水,就可以使你不中禁,怕禁公禁母收禁不清(不干净)。”

  

  苏金婷按照阿莲的指导,吞下三粒辣椒,喝下一竹杯水。阿莲接着也吞辣椒喝药水。苏金婷看其他人,要来摘玉米的人,好像每个人都这样做。

  

  吃辣椒喝药水之后,人们都进入玉米地摘玉米了。阿莲很注意保管苏金婷的药箱和手枪,她把那个旧竹篮提进玉米地,放在中间处,她和苏金婷便在竹篮附近摘。摘下玉米棒后,又要顺手把玉米株拔起,放倒地上。

  

  苏金婷一边摘玉米棒,一边思考刚才喝的水和吞下的辣椒。那水是有点甜,好像是山里的野甘草等草药,辣椒也是普通的山野辣椒,没有太特别,看来黎人的禁法用物,都是当地的草药材,黎人好聪明啊。苏金婷特别感觉到,黎族同胞在山上刀耕火种,种下的农作物,是用禁法保护农作物不受野兽破坏,这实在是高明。我们抗日军在山那边,种下的玉米木薯为了不让野兽来破坏,是挖陷阱,有些地方是做围篱。挖陷阱和做围篱,费的功夫可大了,相比黎胞的放禁法,真是相形见绌。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各有各人的生存方法,如果用黎族同胞这个禁法来对日本军作战,是极妙的,应当好好加以利用。

  

  太阳已升上大半天高,太阳的炽热已开始让人感到身上辣辣的。阿莲妈满脸热汗,她直起身,撩起衣襟拭了拭脸上的汗,转眼看了看,看见有四个箩筐都装满了,就对阿莲的大哥说:

  

  “阿辉,你和阿彬挑两担回去吧。”

  

  阿彬是阿莲的二哥,今年十八岁了但还没有结婚,他早觉得饿了,想回去吃饭再来。他立即转身去取扁担,挑选两箩装满玉米棒的提到一起,扁担串进箩系,挑起就走出玉米地了。阿辉见二弟挑走了,也挑起两箩筐,跟着回去了。

  

  大哥二哥刚走不久,阿莲的四弟就送饭来到。阿莲的四弟今年十三岁了。黎村的孩子没有书读,从小就在村里玩的,爸妈来摘玉米时,就吩咐他大半早后送饭上山,他照办来了。他把两瓦盆饭放进两个畚箕里,并把碗筷勺子都收拾好放下,就用一支短竹竿挑上山。他将担子在地头放下,就大声叫道:“来吃饭啦。”阿莲的大嫂已有五个月的身孕,她挺着微微拱起的肚子走过来,她拿起碗筷,舀了一碗饭端着走进地里,走到苏金婷身旁,说:“请柳姐吃饭”

  

  苏金婷觉得这位黎家媳妇很懂礼节,赶忙接过碗筷,感激地说:“哎呀,不要客气,我会自已来。”

  

  这个饭仍然是少量糙米参地瓜碎煮的稀粥。工地上就剩下爸妈、大嫂、阿莲和苏金婷五人,都围蹲在饭盆旁。送饭的菜是水煮笋。由于流了很多汗,感到略渴,吃起稀粥很利口,苏金婷慢慢吃也吃了三碗。

  

  在大人吃饭的时候,阿莲的四弟便到玉米地里转悠,他想找些玉米来烤吃,他不敢取大的,专门择小的,在玉米株上找第三节的较小的玉米棒摘下,特别放到另一边。阿莲知道阿四是想烤玉米吃,就对四弟说:“阿四,你去拾柴来,我吃饭饱了给你做。”

  

  阿莲吃完饭,放碗筷到畚箕里,就抄起阿爸的那把随身带的钩刀,在玉米地里挑选一个地方较平坦干净处,便举刀砍土,挖出一个如畚箕形状的土坑。她起身去找来一些枯枝干草放进土坑里,然后去把她妈带来的火绳拿过来。火绳是黎族人保持火种的绳子,由于当时的火柴较缺,黎族人便用椰壳丝或山麻丝,搓成母指大的绳子,点燃后让火种慢慢燃在长绳上,火不熄灭,这样的绳子就称火绳。黎族人上山劳作,一般总会带火绳上山,因为有时候要在地里烧掉一些枯叶杂物等做肥料。阿莲把火绳吹燃起来,点燃起土坑里的枯枝干草,再慢慢的给火坑里添柴,火越烧越旺,以致于土坑里出现了很多烧红的火炭。火燃烧大后,阿莲在箩筐里挑选出许多三等的小玉米棒,拿来堆放在火坑旁,阿四也在玉米株上摘下几个小玉米,拿过来放到一起。阿莲走到较远的园角边,捡来许多较粗的枯树枝,再添到火坑里。火坑里堆满了柴,正烧得火爆火燎的时候,阿莲抄起一支长树枝,把火坑里正旺烧了一半的柴和火炭扒出来,把火坑捅成一个窝状,然后抓起玉米棒,不剥苞衣,一个接一个丢进窝里,小玉米棒放进火窝之后,阿莲和阿四都协同掬起原来挖出的土,撒在玉米堆上,逐渐把玉米堆埋住。土把玉米埋成一个土堆,阿连就将火炭和原来燃烧一半的柴枝拨到土堆顶,再添干柴在土堆上把火燃起。

  

  火在土堆上烧起来了,并越烧越旺,阿莲对阿四说:“好了,去摘玉米啦,让它烧。”

  

  这就是农村孩子烤甘薯或烤玉米的通常作法,与其说是烤,不如说是焐,焐熟的甘薯玉米,是非常香淳的。苏金婷看见阿莲焐玉米,不禁脑海里忆想起她少年时候,她少年时,也是与阿莲他们一样,焐烤地瓜,吃得香香有趣。这一切都已远去,可现在又出现在目前。她不由得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爸妈和两位弟弟,

  

  更想起了她的二姐定蓉,父亲把二姐的遗体扛回去,不知怎么样了,好挂心啊。

  

  苏金婷的眼眶里,情不自禁地沁出泪珠。她怕被人看见,赶忙提手抹去,但她眼睛的红已被阿莲看见,阿莲关心地问:“柳姐,你怎么了?”

  

  苏金婷装出笑容说:“没什么,烟熏眼了。”

  

  恰好一阵山里的西风,把一股烟吹过她们这边来。阿莲不加思索,立即抓住柳姐的手,一边拉一边说:“到那边去坐。”饭已吃完,阿莲的大嫂收拾起碗筷和瓦盆,放进畚箕里,想拎到山脚下水沟里洗,阿莲的阿爸说:“不用啦,回去才洗吧。”

  

  阿莲妈对阿四说:“阿四,你把盆碗去洗。”

  

  阿四正在给火堆加柴,立即放下手中的柴枝,过来把畚箕端起,急急走下山去了。

  

  歇了一阵,他们又开始劳动了。阿四洗碗盆回来后,也参加采摘,由于人多,进度很快,几个箩筐已装满了,新摘的玉米棒都放在地上,已谁了五六堆。

  

  不一会,大哥二哥在家吃饭后,又回来到,阿妈叫他们接着挑玉米回去,他们体力壮,挑担上山下山有力气。

  

  太阳接近正中的时候,阿莲想起焐玉米的时间差不多了,对阿四说:“你去下火,挖个玉米出来看看。”

  

  阿四按莲姐的吩咐,立即到火堆旁,把正在燃烧的柴拔出火堆扔到一旁,把火炭拨到一边,用长树枝把土堆刨开,挟出一个玉米,只见这个玉米苞衣已焦萎。阿四把玉米挟到干净地上,左手抓一支柴枝揿住玉米,右手冒热轻轻剥开玉米苞衣,看见玉米粒已干熟,他仰起头说:“熟啦。”

  

  阿莲应说:“下火,全部挖出来,放到那个畚箕里。”

  

  阿四起身去取来一个畚箕,把玉米挖出来装进去,恰盛满一畚箕,玉米烤熟的香味已传到各人的鼻子里了。

  

  阿莲闻到玉米焐熟的清香了,她很想吃,但转而心想:“再等一下,等到日头西斜日头毒后,再来吃,现在赶紧摘。”

  

  阿四见大人都不来吃,也不敢自己吃,便忍着馋,走来阿莲的身边。阿莲瞥了阿四一眼说:“赶紧摘,等一下才吃,要先做后吃。”

  

  阿四不讲话,默默抓起一株玉米杆,用力拔起,放到地上,又转身去拔。

  

  苏金婷觉得太阳暴烈了,久晒药箱不好,便用玉米杆盖住那旧竹篮,不让太阳暴晒。

  

  太阳偏西已好远了,大哥二哥挑第二担玉米回家后,又来到玉米地。二哥看见小玉米已烤熟,就放下空箩筐,把盛玉米畚箕端起,来到一株大木椤树的阴影下放下,对众人喊道:

  

  “歇吧,吃玉米啰。”

  

  二哥说罢,抓起一个,走到一丛草皮上坐下,剝开就咬,一边嚼一边又说:“来吃玉米啰,歇吧,日头毒了。”

  

  阿莲觉得也该歇了,便停住手,说:“柳姐,歇,去吃玉米。”

  

  他们都围集到大树阴下,慢慢享受烤玉米的香甜。

  
  • 风卷残云
  • 发表于:2022/5/14 15:16:22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好,小说写作也可以弘扬黎族传统文化,让大家更了解黎族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