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家乡古邑小镇塔洋城沧桑巨变(八)

  • 高岚
楼主回复
  • 阅读:6874
  • 回复:2
  • 发表于:2022/5/16 14:47:51
  • 来自:广东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家乡古邑小镇塔洋城沧桑巨变(八)

     李高兰

 穿行老街,抢救性挖掘、记载历史


  今年三月,受下到定安履行振兴农村使命的海南省人事劳务厅王爱国处长的热情邀请,笔者与海南省孔子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孔宪章夫妇,一起游览定安故城。

  定城的历史,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七百多的县城、六百多年的县衙、五百多年的城墙”。

  踩在油润透着沧桑的青石板路上,眺望爬满青藤的斑驳的古城墙,笔者想,正是因为做为县城的历史没有断裂,定城才保存有这些让人感受沧桑、触摸历史的古城墙、城墙门洞。而同样拥有七百年县城历史的塔洋城,因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县城的搬迁,因为不注意文物保护,除了巍然屹立的聚奎塔”、本世纪初出土的“張知县遗爱”碑外,当年做为“人才摇篮”的琼东中学遗址己不知方位何处,曾经成为“琼崖革命策源地”的琼东县城的古迹己经荡然无存了。






图:定安故城斑驳的古城墙与幽深的城洞。

  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不管如何的破败衰落,家乡永远是顽固地牵绊着游子记忆深处的家乡。

  古城小街,虽然狹窄;小街两边的房屋,虽然新旧参差,但这是历史刻下的印记。

   不知有多少次,笔者穿行在县城沧桑的古街上,总是放慢脚步,放慢脚步,感受那份宁静,那份幽远,那份闲适,那份古韵。
   







图:老县城狭窄的老街、新旧参杂的房屋。
  家在与老县城隔湖相望的排塘村、外婆家在老县城城外、现在香港定居的林明江乡亲,聊起乡情,多次深情地说“小时,我呆在县城的时间比呆在排塘还多。对县城的感情比对排塘的感情还深。我觉得,县城的人很善良,县城的民风很纯朴”。

   的确,虽然老县城上居民百家百姓,没有宗祠礼法与家族父老制约,但老县城的民风淳朴,邻里之间,小磨小擦有,但没有出现较大予盾,更没有出现械斗现象。

   老县城虽然做为县府历史悠久,但城并不大,人口并不多。

   老县城田地面积不多,但田地就在县城四周且地势平坦,城上居民可以种田也可以做“生意仔”(即小生意),相对乡下村庄,“做吃闲情”(即过日子轻松),所以城上人,有城内嫁城外或城外嫁城内或城内嫁城内或城外嫁城外。

  不管城内城外,老县城的老百姓是深明大义的。

  老县城南面是田洋,北面临塘(湖),东西是嘉积通往文昌的必经之道,县城面积无处拓展(解放后与乐会县合并后之所以搬迁嘉积,也正是此原因),所以城上土地可谓寸土寸金。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珍寨大队书记刘泽民与数位德高望重的乡亲发起创建“塔洋华侨小学”时,虽然处于共同贫困年代,但老县城籍华侨、城上老百姓、外出干部,纷纷慷慨解囊捐款建校。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城一队社员一致通过,把学校旁边一块本队社员赖以生存的土地无偿捐出做为学校操场。

  老县城百姓是正直的、团结的而且富有血性的,为了争取合法权益,为了孩子们有活动场地,老县城全体居民团结一致,坚持不懈的打了一场为时几年轰动全琼海甚至全海南的官司。

  为维护巜文物保护法》的法律尊严,为保护古塔,老县城居民团结一致,以各种方式奋起抗议私人老板违规在古塔旁建加油站。

  岁月沧桑,几经风雨,虽然苍老,虽然衰落,虽然落寂,但老县城还是有历史,有故事的。

  2009年4月6号,本人参加巜海南省纪念海南南侨机工回国抗日六十周年》大会,深为南侨机工勇赴国难、把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献给中国人民抗日事业的精神而感动而震撼。自此便产生挥不去化不开的南侨机工情结,便自发、自费的采访健在的南侨机工、南侨机工后人并在网上网下积极宣传南侨机工事迹。

   以这种自发地抢救历史、记载历史的精神,本人撰写了巜家乡古城沧桑巨变》一文,被收入《聚奎塔》一书。此次编著《地杰人灵一一塔洋镇百优人物录》(塔洋镇第二部史册)时,将上文进行一番修改补充,拟收入本书中。


琼东老县城自觉抢救历史、记载历史的,还有另一位老者一一李必汉先生,笔者的父亲。
  以下乃笔者为父亲的回忆录《我的一生》做序的序言前部份。
 

 
 平凡的人生,历史的见证人(代序)

     李高兰

  中国自古就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人活八旬本已稀罕,一个只有小学程度、年逾八旬的老翁写书、自费出三十万多字书且由女儿作序更是稀罕。

  一般来说,大凡写回忆录或写自传者,或是有显赫的业绩或是事业成功人士或是知名人士或是富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父亲年轻时代在新加坡轮船上打工,是一名普通的海员;

  新中国成立后,满腔热情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是个普通农民。

   五十年代中期在武汉航运局所属“荆江轮”工作,是一名普通的船员。  

  五十年代后期调回家乡参加嘉积糖厂创建,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

  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任时间甚短的嘉积糖厂业务副厂长。

  可以说,父亲的一生,没有波瀾壮阔、跌宕起伏的经历,也没有可以值得记载的辉煌业绩。也就是说,按常理,没有写个人回忆录、出个人回忆录的资本。

  心理学上,人上了一定年纪,便进入喜欢怀旧的时期。而到了古稀之年,往往远事记忆清晰,而近事记忆模糊。退休十余年 后,当父亲动笔写个人回忆录时,母亲不以为然,常说:“写得多写得有(海南俗语,意为写那么多),有谁看?”。

  我劝慰母亲道:“手指连大脑。上年纪的人,写字、动脑、动笔,对身体大有好处”。

  当时,我揣摩父亲写回忆录的目的:一是退休后打发日子,消磨时间;二是为了用笔将家族、家庭近一个世纪的变迁、将自己的一生经历、人生体验、体会记录下来。

  而我也答应他,候完全退下来后将此回忆录边打印边在文字方面做些润笔边编辑。

  2009年春节,当我拿到洋洋洒洒约30多万字浸润父亲十来年心血的书稿并匆匆浏览一遍后,心中不禁产生震撼之感,也有了支持本书出版的想法。

  父亲曾在两个国度生长、生活、工作,一生跨越几个朝代,经历了封建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

  父亲的童年、少年时代,是政治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年代。他亲身经历、深切感受了日寇铁蹄下家破母亡、颠沛逃难、幼年失学、为了谋生在他国异邦当童工的种种苦难。

  父亲的青年时代,既有在新加坡当海员时在东南亚各港口游览的阅历,又有长江航行的经历;

  父亲的中年时代,既积极投身于嘉积糖厂的创建与发展。又亲历六、七十年代的政治运动、政治动荡;

  退休后的父亲,既满腔热情参与塔洋华侨小学的创建,又为建设家园、造福子孙而沤心沥血……。

  此回忆录,不仅见证了八十来年家族盛衰、荣辱、兴旺、发达,见证了家乡塔洋镇八十年沧桑变化,见证了新加坡半个多世纪的飞跃发展,还见证了父亲所参加创建的嘉积糖厂由鼎盛到衰亡的过程、见证了塔洋华侨小学艰难的创建过程……”。

 
  笔者主编《聚奎塔》时,年过八旬的老父亲深知此书的现实价值与深远意义,写了巜创建塔洋华侨小学的回忆》巜日冦侵琼时的琼东县城》《解放前夕琼东县城记事》三篇文章,以实际行动支持本书编著,受到编委会高度赞扬。






图:《聚奎塔》一书收入父亲这三篇文章。

图:父亲参加一次编委扩大会议。
  
  • 琼海陈氏房产
  • 发表于:2022/5/17 7:34:21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高岚老师古城的报道很好,古城做为历史文物就是要好好地挖掘,撰写,保护才能让世人记忆,所以很好,给点赞点赏啦!
高岚
高岚: 谢谢陈总!古城实在太古了,再挖也挖不出多少东西了!
2022-05-17 08:01:38 回复
琼海陈氏房产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