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罗凌村史馆

  • 大村文客
楼主回复
  • 阅读:5318
  • 回复:2
  • 发表于:2023/3/22 5:49:22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罗凌村史馆

蒙乐生

这是我所参观的唯一既熟悉又陌生的村史馆——罗凌村史馆。罗凌境内的内洞山是一座由母瑞山向东北延伸的山岭,琼崖革命史上著名的“内洞山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罗凌是一个村委会,它位于万泉镇北部,距离镇政府驻地约18 公里。它的东北部紧接大路镇东红居,南部与万泉新市村委会、东升居相接,西部与定安县岭口镇相邻

罗凌村委会下辖罗凌、罗南、新南、插花岭、水甘埇、加乐埇、富地埇、九足园、门前岭、东排、石里、梁村、新毛、大出头和山内园等 15 个自然村,常住人口 2280 人。

“内洞山会议”——拨正了琼崖革命斗争的航向

内洞山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见证地,无数革命先烈在此抗击敌人,这里是当之无愧的革命老区,是琼崖红色革命圣地。在革命旗帜引领下,内洞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创造了“23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

罗凌村史馆的第一部分介绍内洞山会议的背景、过程、具体内容及历史意义。1928年底,受“城市中心论”的错误影响,中共琼崖党团特委机关迁到海口开展城市工作,而琼崖苏维埃主席王文明则带领红军向母瑞山转移,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由于叛徒出卖,海口党团机关遭受重创,黄学增、官天民等革命志士不幸牺牲,琼崖党组织领导核心几乎丧失,琼崖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这种情况下,“内沿山会议”提上了议事日程。

王文明和冯白驹都是伟大的琼崖革命先驱,也是内洞山会议的主要发起人。王文明是中共琼崖地方组织、革命武装、革命政权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素有“琼崖革命第一人”之称;冯白驹曾被周恩来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对琼崖革命有突出的贡献。

1929年8月,征得王文明同意,冯白驹提议,王文明、梁秉枢、冯国卿、冯白驹、张德军、符明经、傅佑山、王志超和熊侠等十余人,会聚内洞山村简陋的会议室,召开琼崖各县代表的联席会议,史称“内洞山会议”。此次会议确定了琼崖党组织新的应立足农村,坚持以农村为基础,积极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党的各级组织和苏维埃政权,扩大红军区域,发展壮大工农红军和赤卫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积极打击敌人的斗争方针。同时,“内洞山会议”成立了中共琼崖特委临时委员会。

内洞山,距离罗凌村委会东北面大约1公里处,毗邻东红居的六队和七队。村史馆悬挂当年参加“内洞山会议”的各县代表和红军代表,这些革命志士已经先后牺牲。

“内洞山会议”地理偏僻,当时又是非常危急的历史时期,几乎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展馆设计之初,翻阅所有的关于内洞山会议的资料。从参会人物着手,再与党史专家一同考证细节,完成了场景复原。此次场景还原,王文明、冯白驹、梁秉枢、蒙汉强、王志超、熊侠六位可找到形象,其他参会的革命志士,可惜大海捞针,已无法找到历史影照。

内洞山距离母瑞山不到20公里,定安县委机关就驻扎在内洞山村,参会人员的安全和后勤工作都有保障。此外,内洞山根据地位于定安和琼东这两县的交界处,方便东路各县代表安全抵达。在内洞山召开这一重大会议,是在当时特殊历史时期的最佳选择。

内洞山不仅因为召开了重要历史意义的内洞山会议而闻名于世,这里还创建了内洞山革命根据地,也是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五支队的所在地。历经无数次敌人炮火,遭遇日本鬼子多次扫荡,当年的村庄大多毁于战火,一直到海南解放后才逐渐恢复发展起来。

内洞山树起了革命旗帜,以岭排岭为中心,方圆15公里,与母瑞山山脉相连。从早期椰子岭村成立的中共定安县委到打响琼崖武装暴动第一枪的椰子寨战斗,以及后来闻名遐迩的红色娘子军,万泉河孕育了琼崖人民,见证了琼崖革命走向成功的历史进程。

“内洞山会议”的历史进程及其重大意义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邢慧学烈士,她是王文明烈士的妻子,随同王文明一起撤退到母瑞山,在根据地坚持开展农村武装斗争,可惜后来在“肃反”运动中被错杀。其他几名革命烈士都是琼海市万泉镇人,他们都在当年的革命斗争中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琼崖革命坚持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伟大成就,是每一个海南人都不能忘记的革命斗争历史。琼崖红军当年的斗争环境非常艰巨,既要坚持武装斗争,又要开展生产自救。同时坚持打土豪、分田地,领导土地改革斗争,激发当地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同时,通过开办红军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培养出一批军事政治人才,壮大了红军力量。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王文明、冯白驹等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同战士们一起同甘共苦,面对敌人疯狂围剿,因地制宜,寻求突围,留下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

察看村史馆里面的革命烈士遗物,这些破破烂烂的草鞋、椰壳碗、斗笠等生活用品,令人感到当年斗争的无比艰辛。村史馆展出陈玉候父子的革命事迹。陈玉候都是土生土长的万泉人,投身革命后,父子两人在母瑞山协助琼崖苏维埃政府开辟革命根据地,陈玉候后来在反围剿的斗争中光荣牺牲,而他的儿子陈家训也在前往陕北培训途中不幸遇难。

这是一棵“革命树”,这棵树是内洞山的风好岭上著名的黄桐树,是内洞山革命根据地的一个标志物。当年,因为红军战士经常在树上放哨,树下休养训练,时间长了,就被大家称之为“革命树”。2015年,这棵树遭遇强台风损毁。2022年3月,万泉镇委在原址重新种植一颗黄桐树。补种了这一棵黄桐树,为的是纪念那段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

为坚持内洞山抗日中心革命根据地建设,1943年3月内洞山成立了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具体领导原琼东和定安两县辖区抗日斗争。当时,不少志士任东定县县长;同时,又组成第五支队,强化内洞山抗日中心根据地的军事实力,支队队部设在了五丈岭上。

从此,内洞山抗日中心根据地成了琼东和定安两县人民抗日的主心骨。对此,日伪军以及国民党顽固派先后多次对内洞山根据地发动进攻,尤其是日伪军,他们修建了十几座炮楼分布在根据地周围,进行监控,并频繁扫荡和轰炸,给根据地军民带来不小的伤亡。抗日战士们面临缺粮、缺药、病患和受伤等各种困难,条件极其艰苦。但是,在抗日群众支持帮扶下,内洞山坚持艰苦卓绝的反“蚕食”斗争,为迎接抗战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

曾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庄田将军,当年就是在内洞山养伤;当年,还是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副总队长的庄田,因为腿伤在这里休养了一个多月,伤愈重返部队继续驰骋抗日战场。第五支队撤出内洞山根据地时,有70多名伤员被安排在了定安一区的村庄里,在当地群众的细心关怀照顾下,70多伤病员全部痊愈归队,重返战场,没有落下一人。

爱国民众为抗日战士提供了非常及时和非常必要的革命支持,但是也遭到敌人疯狂的报复。内洞山村及其邻村的群众大多在日寇的扫荡中被残酷杀害,幸存者不得不远迁避祸。抗日战争后期,以内洞山村为中心的十几个村落全部遭到荒废,历史记下残酷伤痛。

罗凌村委会的现状及其巨大变化

村史馆里有复刻的内洞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方纪念石。纪念石重刻于1991年,坐落于内洞山五丈岭半山腰,高约4米,宽约7米,纪念石上几个字是时任海南省委书记许士杰题写。左边这块石头上刻的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右下侧是“内洞山革命根据地简介”。

罗凌是一个红色革命村庄,该村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开展党、团、队组织建设。尤其是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基层党员队伍发展建设,他们下大力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罗凌村迈开了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的步伐。如今,罗凌村全民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等各项活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经济产业,罗凌村群众经济收入有了明显增长:如今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民年均纯收入从9913元提高至17536元,贫困户收入提高至15365元。

截止2021年,罗凌村委会农村经济总收入约3000万元,人均年收入约13000元。现在,罗凌充分借助内洞山会议红色文化资源,全方位建设罗凌村红色阵地。他们利用罗凌村邻近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的地理区位优势,联通周边地区红色资源,打通红色文化交流渠道,搭建市县间红色基地沟通平台,联动形成琼崖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宣教区。

多管齐下,罗凌把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推动村庄产业发展,增强了村民向心力。现在,罗凌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他们瞄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向“绿领工人”转变,正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进。
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
  
  • 蔡鸿亲
  • 发表于:2023/3/22 8:02:13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上照片。








  
  • 风卷残云
  • 发表于:2023/3/22 8:09:48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赞!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