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尾寮渡伏击战

  • 大村文客
楼主回复
  • 阅读:3884
  • 回复:3
  • 发表于:2023/6/6 4:04:11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尾寮渡伏击战

蒙乐生

合口湾下面有个坡寮渡,它属于龙江镇管辖。渡口四周绿树环合,村落尽染;对岸长力村是石壁镇属地,是抓一把泥巴就可以捏出油的沃土。溯河而上,不远处是山荫渡,再往上就是尾寮渡。

尾寮渡在坡寮渡的上游,过去叫乐会水,位于万泉河主流的南岸,河对岸是万产村,再往前不远处便是东太农场的场部俊口。万产村一直以来属于南面管辖,1977年加入东太农场,现在是东太农场的万产队。站在岸边,遥望对岸,绿树重重,凤尾细细,极尽眼力,也看不到房舍。

望着眼前,河水滔滔,宽约百米,没有渡船根本无法过去。渡口正停着一只渡船,在等待过往行人。因为在等待,渡工吴达权正闲着,与他闲聊得知,他是1963年出生的汉子,是万产队人,人很爽快,这只机渡船是他自己投资15万元购买的。

问及摆渡生活状况,他叹了一气:“过渡一次,收费3元。钱多钱少无所谓,因为过渡的都是到对岸种田、割胶的左邻右舍,自家人也要过往,不能因钱少而不摆渡。好在码头道路是政府修缮,环境设施还不错。”船家深明大义,旷达乐观,这是万泉河人民的秉性。

万产,居住二十多户人家,那里土地肥沃,环境优越,他们自耕自吃,与世无争。村东南是乐会河上游的一段,河宽水深,急流激湍。村子的西北边连绵起伏的丘陵直通俊口。这辽阔的土地茂林修竹,绿树葱茏,没有村落,只有蒙养、深造、博文、中洞的垦荒村民。

这些垦荒的穷苦村民在这里搭茅寮居住,散落其间。那些名叫山齐、走客、南太、黄土寨、粉塘沟、下菜的地方,山林丘陵,山路崎岖,蜿蜒曲折,只有极少数砍伐木柴的人辨别路径。也许,就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它得到“尾寮”的名字,的确也名副其实。

正是这种人迹罕至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了抗日战争时期我方赤卫队的根据地。这种自然地理环境,进可以出击,可以纵横龙江、阳江、会山;退可以进入深山,可以防守,更何况这广袤的土地有支持革命的人民群众,利于打埋伏,所以这里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

一同探察渡口的小学退休校长王家强介绍说:万产村是一块英雄的土地,那是抗日战争时期赤卫队的根据地。当年,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残余部队撤至万产,国共合作在尾寮渡,在那里成功打了一次漂亮的阻击战。这次战斗使日寇倒下几个士兵,狼狈撤离。

尾寮村渡口,原先也叫“三瓮”河滩。那时,万泉河上还没有砌筑水库,流水清浅,我方情报人员探知,日寇准备抢占万产村,修建炮楼,围剿赤卫队,阻挠我方抗日。当时,我方赤卫队与国民党军的一个连埋伏在尾寮村对岸的水柳丛中严阵以待,专等日寇渡河。

横蛮的日寇从阳江前往龙江,一路没有受到任何抵抗。他们认为:这一带的老百姓望而生畏,所以一路呼三喝四,不可一世。日寇万万没有料到,竟然会在“三瓮”河滩遭受伏击而导致惨败。他们退到河坎上,用机枪、步枪还击,妄图压倒我方,但始终无法渡河。

我方从椰树底下,水柳丛中,迂回出击,灵活作战,日寇措手不及,四处挨打,被打得丢盔卸甲,只好抬着几具尸体,落荒而逃。还有几个受伤的日寇,连滚带爬,狼狈不堪。尾寮渡阻击战,长了中国人志气,它告诉日寇,“三瓮”河滩是神圣领土,不允许侵犯。

日寇在尾寮村吃了大亏,不久又在南面和深造交界处的鸭子沟再次受到我方伏击。日本鬼子知道,靠他们的力量想建“万产炮楼”,那是天方夜谭。但上司命令,战斗计划,迫使他们不得不弄虚作假。他们便在南面地区强拆了几个村子的民房,在牛春岭建起炮楼。

日寇还集中拆除民房的砖瓦、木料,建起两排店铺,驱赶村民到那里集中“发市”,偷梁换柱,号称为“万产市”,说什么“大东亚共荣”。还把儿童欺骗到那里“办学”,进行奴化教育,实则是文化侵略。此外,日寇还在那里建起“维持会”,在炮楼上悬挂日本旗。

2019年6月,为纪念“尾寮渡伏击战”胜利70周年,龙江镇政府在尾寮村原址“三瓮滩头阻击战遗址”“鸭子沟伏击战遗址”设立记念园。它告诉我们人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日本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他们制造的惨案要用血来偿还,这是历史必然规律。

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了,中国人民正以崭新的姿态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新时代英勇迈进,已经取得伟大胜利并将继续取得胜利。尾寮渡口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茂密的椰树,亭亭玉立的槟榔,新建的水泥道路向渡口延伸,特别是下河坡段,左右两边的竹木相拥成道,成为一道原生态自然美丽的独特的风景线,机船正载着骑摩托车过往的客人。

这就是尾寮渡口,是万泉河上游一处绿色渡口,一处革命渡口,一处红色渡口。万泉河是一条红色河流,在革命战争年代,她的山山水水积蓄革命力量,支持革命斗争;在和平年代,她的一草一木,绿色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力量,已成为海南岛的绿色地标。
  
  • 蔡鸿亲
  • 发表于:2023/6/6 8:15:35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上照片。








  
  • 蔡鸿亲
  • 发表于:2023/6/6 8:58:03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竹道。








  
  • 姚俊宇
  • 发表于:2023/6/7 8:48:50
  • 来自:海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很好!加油![强][强]继续挖掘本土文化[强][强][强]要有更多人参与进来,这就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合十][合十][合十][合十]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