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海医原院长焦解歌书序

  • 高岚
楼主回复
  • 阅读:55077
  • 回复:4
  • 发表于:2023/10/10 5:04:05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李高兰按:

    可以说,海南医学院原院长焦解歌对本人对知遇之恩。

    本人2005年从原单位退休。退休前,时任海医院长的焦解歌诚恳地对本人说“李老师,你退休后来海医报到,海医需要你这支笔!”。

   本人上世纪1976年中山医学院毕业,分配在海医任教,1986年调离海医。

   2005年5月退休,先是到美国探望正在读博的女儿,9月便到海医报到,被焦院长安排在院长办公室工作三年有余。其间,为向建校六十周年大庆献礼,海医出了两本由本人独自采访撰写的报告文学集(《这里人才荟萃一一海南医学院优秀人才报告文学集第一辑》与《母校为你而自豪一一海南医学院优秀校友报告文学集第一辑》),分别由焦解歌院长与党委书记李永春作序。

   近期,海医新任院长陈国强院士上任伊始,拜访老院长焦解歌,充分肯定焦院长任海医领导十几年期间为海医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向来重视企业文化、爱惜人才的焦院长向陈国强院长建议梳理海医历史文化、续写海医优秀人才与优秀校友报告文学集,陈国强院长与党委书记杨俊欣然接受。






   献给海南医学院六十华诞的一份厚礼 一一《海医优秀人才报告文学集》
     
                 序 言

   作者/焦解歌(海南医学院院长)

     
      认识李高兰老师是先识其文后识其人。     

     1998年本人调来海南医学院工作。不久创办《海医附院报》(由作家马瑞主持编辑发行)。该报问世不久,就得到李高兰老师的热情支持。其间,附院报还设了《高岚专栏》。李老师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锋、独具一格的表现方式,透过纸背,给海医附院、给《海医附院》的读者带来一股清新怡人的风 。       

    由于李老师的文章向来表达方式别具风格、笔法显豪放激越的阳刚之气,字里凸现着昂扬向上的力量、行间洋溢着旺盛的创作激情,以致本人同许多喜欢李老师的文章的读者一样,一直认为《高岚专栏》的作者是个年轻的男性。 

         在马瑞主编主持的纪念《海医附院报》创办三周年座谈会上、本人才得以与李老师见上一面,原来是位热情、爽朗、健谈、素面朝天的大姐。让本人惊喜的是,这位海南小有名气的女作家却是学医出身、半生吃的并非文字饭、曾在本校任教十年。     
          
    随着拜读其文、接触其人的增多、对李老师的了解也就越多。李老师是在个人事业成功、年近半百才走上业余写作之路;在夫妻恩爱、家庭美满的基础上,她不但事业成功、写作成功、子女培育也很成功,女儿清华大学毕业后正在美国名校读博、儿子正在国内名校读硕士。     

   之后,出自敬重,本人邀李老师参编《老年安全健康百事通》一书(她是唯一一名校外编委),她欣然应邀参加编写。     
 
     在一次编委会上,我问她:“李老师,您还有几年才退休?”       

     “还有三年”。         

       我恳切地对她说“李老师,您退休后哪里都不要去,马上来海医报到,海医需要您!海医欢迎您!”     
 
    “好!我一退休立即向您报到。” 

       李老师是个有心人。自从2005年9月回校在院长办公室工作以来、在完成学校给她的工作任务之余,她在《海医附院报》设《医护风采》专栏并一直为该专栏供稿。此外,她还积极向《海南医学院院》撰稿。   
 

图:时任海南医学院院长的焦解歌教授。


   在物质欲望至上、人心浮燥、文字难以带来面包与鲜花、文学园地日益荒芜的当今社会,象李老师这般岁数,还这样坚定地在所坚守的精神家园里渲泄情感、栖居灵魂,实在难得。     
 
    李老师是个热心人。自返校以来,把写作当成生命的一部分的她,将所撰写的海医优秀专家、教授,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刊发地方党报,向广大读者介绍海医优秀专家、教授,扩大了海医的社会影响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时任附院院长孙公凯、《海医附院报》主编马瑞与李老师的共同策划下,让海医附院走出低谷,走上高速发展的通道。此事成为海医、海医附院永远的佳话)。      

     正如主管宣传工作的陈玉民副院长所言:“李高兰老师为学校的宣传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海南作协主席孔见在名记蔡葩所著的《有多少优雅可以重来》一书序言中说“一棵树活久了,就有许多可以捡拾的落叶;一个人在地面上活久了,就有许多可以回忆和玩味的往事”。可以说,植根海南这块沃土的海南医学院是棵大树,是拥有六十年轮的大树。花开花落,春华秋实,树底下自然有不少缤纷的落叶。

       六十年风雨兼程,几度沉浮;六十载峥嵘岁月,薪火相传。六十年来,海医办学规模从小到大,师资力量由弱转强,培养人才从只培养医士、护士、助产士到输送医学专科人才再到培养医疗、检验、护理、药理等各类本科人才,从只培养国内医学人才到培养国内医学人才与招收留学生并举。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有一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海南医学院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一代又一代海医人的励精图治、艰苦奋斗,靠的是一代又一代海医教师,用他(她)们的坚毅、坚忍、坚强、坚定、坚守,用他(她)们的智慧与汗水,用他们为人师表的楷模行为,熏陶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为社会输送了一届又一届医学人才。对于这些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殚精竭虑、讴心沥血的人们,应该讴歌,应该立传。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正是海医艰难建校的时期。作为曾在此时期任教的一名教师,李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细腻感受记录了这个时期。虽然是以个人角度来审视那段历史的,但已经远远超过个人感情本身价值。     

    李老师以不倦的身影,不衰的激情,穿行于校园各个角落,细心捡拾一朵朵落叶,致力于抢救流逝的历史,一心唤醒过去的时光。在她文采斐然又满怀深情的笔下,一个个为海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且德才兼备的老教授,抖落岁月的尘埃,走出被遗忘的角落,一个个德技双馨的专家、教授神采奕夹呈现在世人面前。     


图:焦院长为优秀教师颁奖。

    本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见证了岁月变迁,见证了流年轮回,见证了海医前进中的一个个时期的足迹,见证了海医一个个优秀人物的背影。       
     
    本书是一幅海医发展的宏大的历史画卷,作者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跨越几个年代的繁杂人物纳入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画面中,构图方法疏密有致,既注重节奏感,又突出韵律感。当你徐徐打开画卷时,可以看到画卷里面,既有一些在六、七十年代艰难困苦的创建时期为海医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老教授,有教龄近半个世纪的老教师;既有七、八十年代固守清贫、固守教书育人岗位的中年优秀教授,也有大器早成的青年才俊;既有海医自己培养的优秀专家教授,也有近年来引进的优秀人才。

    从芸芸优秀人物的材料中,人们隐约可以听到海医艰难前行的脚步声,可以领悟海南建省二十年来海医迅猛发展的势头。可以从中寻觅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海医的历史足迹,可以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那浓得化不开的海医情结,可以目睹从画卷上走下的一个个德才兼备且平和淡定的人们的风采。

       本书是一部成功的报告文学集。深刻凝练的主题思想、清新娴熟的文字笔墨、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多式多样的表现手法、行云流水般的起承转合,正如许多教职工所评价“看李老师的文章是一种精神享受";用时下的说法是,李老师的文字给读者以一种文字美学愉悦感。所以说,李老师独著的这本书,既有资料价值,又有文学欣赏价值。       
   著名作家谢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温泉”。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这几十位优秀人才,专业不同,业绩有异,但共同点是,走的是一条阳光与风雨同在、鲜花与荆刺相伴、平坦与崎岖交织、成功与失败并存的道路。在鲜花簇拥、奖状熠熠、镁光闪闪、掌声阵阵的背后,往往是流不完的汗水、道不尽的心血、数不完的艰辛。       

   当然,若与其他名牌院校相比,这些优秀人才或许业务不够拔尖,业绩或许不够辉煌,事迹或许不能感人,但我们不能用先进、历史悠久的院校的水平与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本校水平相比。正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书中的每个人物都以自己的方式,挥洒着汗水,奉献着才华,诠绎着生命的意义。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是海医的脊梁,是海医的精神风骨,他(她)以一个普通的血肉之躯,连缀成海南医学院发展历程中一段不应忘却的历史。   
 
   有道“寓大于小,微中显著”。书中芸芸人物身上,折射出当代教师、医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所有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该不甘落后,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同时,也勉励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挽一挽前行的缰绳,纠正一下也许跑偏的人生航向。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一篇散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人,本来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有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粘合剂。”此话很有哲理,很耐人寻味。本人坚信,通过这本报告文学集这根坚韧的细丝,把海医人脑海中分散的、独立的记忆串联起来,唤起共同的情感共鸣,成为难忘的集体记忆,还将成为海医人昂扬向上的粘合剂。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古代“卡玉献玉”的故事。李老师不辞劳苦的奔走采访、两年多孤心苦诣的写作,如今,这本传递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囊括了众多海医优秀人物形象、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洋溢着透明的个性风格的著作的问世,不也是献给海医六十华诞的一块珍贵无比的玉石、一份饱含深情的厚礼吗?             
    在海医六十华诞即将到来之时,在海医这块杏林耕耘十载的我,代表校方欣然接受这份厚礼。海医事业方兴未艾,海医人才继往开来,我期盼着更多的作者拿起健笔,讴歌我们的人才,激励我们的事业。

后记:

   近日,刚刚全身而退的焦院长与本人、马瑞作家、海医附一院神经外科主任马春阳小聚、叙旧。




图:当年的院长与当年的“老秘”(书)乃同龄人。







图:驻颜有术、管理身材有方的焦院长谈笑风生。

  
  • 高岚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23/10/10 7:50:07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李高兰老师我没见过,但拜读过她编写的海医人物志,印象很深。
    大学需要文化,海医不缺文化,缺的是对文化的尊重,本质上也就是国强院士讲的对历史的敬畏。所幸现在大家都在思考和重视,国强院士骨子里还是有科学家的求真与人文的情怀与素养,这是海医的希望。
     一一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杨俊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 高岚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23/10/30 16:13:42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序文,学习了。文风老辣,信息量丰厚,又引经据典的,述评的穿透力强势。若整体把控上删繁就简,逻辑层次再做精炼处理。恐就能更见风骨与锐气。
   一一海南省万泉河文化研究会会长莫壮才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 高岚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23/10/30 16:15:16
  • 来自:海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情连海医”
自左到右:海医学子王敏、海医原院长焦解歌、新书编著李高兰(曾在海医任教十年、退休后受聘在海医院办工作三年余)、海医学子陈道冠、马瑞(曾任《海医附院报》主编后任海医附一院党总支书记)。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 雷迅
  • 发表于:2023/10/31 6:39:02
  • 来自:海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