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在大熔炉中迅速成长(雷家炳传)

  • 高岚
楼主回复
  • 阅读:3996
  • 回复:1
  • 发表于:2024/1/29 9:49:47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在大熔炉中迅速成长
                  一一海军篇(二)

               李高兰

    长夏无冬的三亚,徒手行走也挥汗如雨,更不要说紧张、严厉的新兵强化训练。然而,一个个科目,一项项训练,雷家炳均拿优异成绩。

     新兵训练结束后,器重文化人的陈立洪指导员带雷家炳回到他所在连隊。

     仅经一个多月的短期培训熟悉侦察业务后,便让他走上连队“小文书”的工作岗位。

     部队基层文书工作是一项特别琐粹的细活。保管密件、抄写材料、出墙板报写报道、写总结稿,通信跑腿,有时还要帮助文化程度低的战友写、读家信……而雷家炳见活就干,乐此不疲,成为连队的“大忙人”。

     下连队不到2个月就入团,次年下半年入了党。连续两年被评为光荣的“五好战士”。

        “共产党员”称号,不仅仅是光荣,更应是一种责任、使命及担当。

      雷家炳这样想,也这样做的。

      回想起在部队迅速成长,雷家炳由衷道“感恩彬村山中学的培养,夯实我的中文基础;感恩单位领导的任人唯才,让我在新兵连里充分发挥作用”。

      因为是新兵连中一名“秀才”,因为受连长、指导员的器重,雷家炳不但尽职尽责的当好班长,还出色完成连队干部交给的写黑板墙报及写通讯报道稿等文字任务。

      1969年底,雷家炳从河南接新兵回来后986大队首长即点名调大队部当保密员兼书记员。

      1970年6月,又被基地司令部首长指定调至司令部情报处当资料员。年底转干(正排级)。

     一岁一枯荣,一步一台阶。从连队到机关,雷家炳又上一个大台阶。这无疑是组织上对雷家炳个人工作的充分肯定及信任。


图:右一为雷家炳。
   当时,部队干部尚无军衔,干部与战士军服唯一区别就是干部四个、战士只有口袋罢了。

    入伍不到三年,雷家炳就光荣地穿上四个口袋的戎装。

     1972年2月,为适应军事指挥机关工作高要求,提高个人军事业务能力,雷家炳奉命下放该基地下属的观通雷达部队实习,学习新型雷达观测技术业务。

      期间,亲眼所见(用望远镜)位于我领海线附近(外侧)游弋的美海军“小鹰”号航母编队舰载机起降情况,实属罕见。

      鉴于雷家炳个人勤于学习,努力钻研军事业务技能(包括值班要务、情报要素、侦察手段、战术计算及标图作业等多种侦察业务技能等),在业务上进步很快,于 1973年6月正式任命为司令部最年轻的侦察参谋。后曾多次(有时也化装成渔民出海)远赴西沙、中沙群岛海区等执行跟踪侦察苏联航母编队及电子侦察船任务。    


     
     浩瀚的南海海域曾留下雷家炳参与海上战备巡逻、抢险救护、护渔护航及海上跟踪侦察的足迹,尤其是海上长期待机跟踪侦察经历晕船呕吐血絲的情景,至今还是记忆深刻。


图:前排中为雷家炳。

     如破茧成蝶,如凤凰涅槃,雷家炳在部队不断成长进步。


     小时喜欢看“打战片”,喜欢玩“打战游戏”的雷家炳,除了梦想当海军外,他心中还埋藏着更大的理想,期盼有朝一日奔赴战场,像“海鹰”影片中的英雄王心刚一样英勇杀敌,卫我海疆。

       参军六年,勇于亮剑、扬我军威、国威机会终于到来。

      1974年1月19日,震惊中外的西沙海战突然爆发。

      作为此次战役的直接参与者及见证者,做为海上前线指挥所的主要成员之一,全力协助首长对西沙战斗的全程指挥,提供情报保障及时有力做出贡献,雷家炳荣立个人三等战功。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及南海舰队司令员张元培等首长的亲切接见。

     退休后的雷家炳发挥余热,伏笔疾书,“八年磨一剑”,特将当年在西沙战斗中的亲历经过及耳闻目睹的真实情况所著《我与西沙之战》一书,自掏腰包十几万印一千多本,赠送参战老首长战友、军地图书馆所及政府相关单位,传播正能量,颇受欢迎。详见《海军篇(三)》。

    “西沙海战后的一段时间,是我一生的高光时刻。作为参战立功青年代表,我受邀出席基地各重要会议及相关活动。应邀参加当时中央指派由著名作家浩然、诗人张永枚及记者蒋豪济三人采访组座谈会。之后,张还写了《西沙之战》长诗报告轰动全国。我还以机关青年干部代表身份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

      1976年,德才兼备的雷家炳被基地首长推荐至海军南京指挥学院深造一年多。



   最高学府研究军事课题全面深入,且结合实际进行图上推演作业,极大提高个人的军事指挥能力,满载而归。嗣后,雷家炳又做为“特殊人材”(全海军三大舰队仅9人),选调北京海军司令部情报部任参谋(营级)工作。


图:前排左一为雷家炳。

      “这次选调非同一般,既不打招呼也不下文,是由北京海政干部部及海司情报部联合派人直接来海南政审的(还到本人原籍调查呢)”。雷家炳如是说。

     在北京工作期间,雷家炳又被选送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英语及相关业务,以“六优一良”的优异成绩毕业。

       二进军校学习深造,学习结束后调海军总部大机关工作历练,对雷家炳个人成长进步都起到很好的“催化剂”作用。


    1982年,根据工作需要,雷家炳重返海军榆林基地侦察处任副处长(主管工作)。

     1984年,雷家炳提前晋升为该处处长(南舰政干令字136号文),系当时司政机关最年轻的主管处长。

        在1988年南沙“3.14”海战中,雷家炳受首长点将令,再次荣幸参加当时基地“岸指”工作,全力协助总指挥、杨玉书司令员参与对南沙海上作战的全程指挥。

       雷家炳此生引以为傲的是,在个人军旅生涯谱写了先后两次直接参与指挥海上战斗的新篇章。


  
     有人说“ 一段当兵的经历,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于雷家炳来说,在人民海军部队摸爬滚打二十一年,从一名青涩稚嫩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人民军队正团级军官,且一直在军事机密要害部门任职。他所获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尤其是直接参加了1974年西沙海战及1988年南沙海战作战指挥工作。亲临了战火纷飞战场的生死考验,乃一生荣光。


       


     年逾古稀,回眸与海军结下的缘,雷家炳除了感恩再感恩外,心里还有一个永远的遗憾“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我不但没有回报慈母的养育之恩,1976年母亲去世时,远在南京的我赶不及,没有能给母亲送终尽孝。但一想到军营歌曲《咱当兵的人》歌词‘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心中的遗憾就少了些”。

          (全篇完)
  
  • 高岚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24/1/30 15:52:10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部队真是个一个大熔炉。
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