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报告文学|闻名的文化村荔枝山村纪事

  • 琼海在线
楼主回复
  • 阅读:4774
  • 回复:4
  • 发表于:2024/3/23 17:12:37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闻名的文化村荔枝山村纪事

◇王锡均

琼海市石壁镇的荔枝山村,是闻名万泉河两岸乃至全市的文化村。笔者是石壁下朗村人,常到荔枝山村作客,对荔枝山村自然环境,历史人文印象深刻,有非凡之感受。

荔枝山村,位于万泉河中游北岸石壁墟西北边800米处。除进村道路,四周都是田洋、田埇,村庄从田洋中凸起,像是海洋中的一座岛屿。古时,荔枝山,长有密匝匝的荔枝自然林。六百年前,荔枝山村先人符仁通公,从文昌迁徏至此,发现此地被荔枝林覆盖成山,一片苍翠,自然环境特优,便在此地定居。并起名“荔枝山村”。岁月悠悠,至今,荔枝山村仍保持符氏单姓。经十几代繁衍,人口现有500多人,是石壁地区不大也不小的自然村庄。令人遗憾的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荔枝山村的古荔枝林遭到人为的砍伐破坏。现今,走进荔枝山村,那种荔枝古树成林的自然生态已不复存在。令人稍为欣慰的是,在荔枝山村,还见村前村后路边,每隔十几米,依然有一棵棵树干如水桶般粗大,拔地而起直耸高空,横逸伸出铁杆繁柯的古荔枝树,同一棵棵高耸的椰子树交叉相拥,撑起蓬蓬的巨大华盖。这些留存的古荔枝树,依然显现荔枝山村原有的生态底色。

荔枝山村,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古已有名。但真正出名,名扬万泉河两岸乃至全市各地,还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省市镇政府把它作为“美丽乡村”重点建设村庄,加以打造与创建,使村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瞩目。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该村在保留原有的古荔枝树,母生树、海棠树、包蜜树、黑墨树、胭脂树、椰树、槟榔、翠竹等自然风物及古建筑的基础上,注入现代生活理念与特色文化内涵,依据村庄地形地貌,随势赋形,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构建起一个布局奇特、新颖、有突出特色的“文化村”。

特色之一:

在村庄之东,入村口左边,竖立一座巍巍高耸、气势雄伟的村牌。它用厚砖筑成,有厚实的底座。村牌宽1.5米,高2丈有余,周边贴黑色瓷砖,正面中间,镶贴白色瓷砖,从上至下,镂刻竖写“荔枝山村”四个遒劲红色大字,非常醒目。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村名下面,镶嵌上一块特制的匾牌。上有“海南省2000—2004年度”一行小字,中间是一行横写的“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十个大字。落款为“海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二00五年六月”一行小字。一进村,只看这个村牌,就有一种诱惑感。据查,万泉河中游两岸石壁、龙江镇被挂以“文明生态村建设示范村”者,仅此一村。这就令人刮目相看了。

特色之二:

建起一个宽广的“文化广场”。该村村东,有一块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宽广平地。这块平地,是该村先人建村时有意开辟出来,留给后人作为消闲活动场所的。如今,村人把这块空地,用钢筋水泥铸成平坦如砥的广场。并在此安装上篮球架及排球柱等体育设施。还在广场西边陡起的村屋脚下,用砖块筑墙把村屋围起来,再用铁架、木板建起三幅相连底下有地脚支撑且艺术造型的“美丽乡村宣传栏”。宣传栏板上有介绍村史和励志格言及彩图,这三幅宣传栏,在广场西边,竖起灿然耀目的景观。可谓图文并茂,趣味高雅。广场东边边沿,则筑起一座20米的长长的广告墙,墙顶用黄色琉璃瓦砌盖,墙上喷绘山水风光作背景,分别写有“产城融合、城镇提质、乡村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等广告词。把广场打造成有浓烈文化气氛又有美丽乡村的亮丽风采。

一个村庄,拥有一个千平方的文化广场,在万泉河两岸实属罕见。广场建成后,成为该村及邻村男女青年节假日在此相聚,进行球赛活动和唱歌跳舞之场所。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广场建成后,该村曾在春节、元宵等大节日,出资聘请琼海剧团、澄迈剧团、海口仁和剧团、海南群星剧团等,分别在广场上演出各种精彩琼剧剧目。每次剧团在此演出,费用最低二万,最高三万。但村人不惜此项支出,而乐此不疲。剧团演出当晚,全村男女老幼,都欢聚在广场上看戏。各户还邀请远近亲友入村共餐后再入场看戏。附近的儒课园、举进、都督埇、石壁岭、石壁洋等村庄观众,乃至下朗、赤坡、龙江的戏迷,都循着锣鼓声而来,相拥进场。一时把广场挤得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一个村庄,有一个文化广场,又经常“绑”戏演出,实在是“仅有荔枝山一村”,令人佩服!还有,该村广场建成后,琼海市体校男、女篮球队,已多次到该村同村镇篮球队进行友谊赛。这又是荔枝山村传出其他村庄办不到的体育新闻而令人刮目相看。

特色之三:

打造村前休闲养生长廊。该村已建起1300多米的环村水泥村道。建村道,全镇几乎每个村庄都已实现,不算是什么特色。而荔枝山村,利用村前水泥村道外延的带状湿地打造一条休闲养生长廊却是一件富有创意之举。该村村前村道从东向西长500米,宽5米,从水泥村道到田洋田坎还有二三米宽的一条长长的外延的湿地地带。在村庄建设中,村人在这地带上,进行几项颇有创意的建设项目。一是在村东村道口南侧建起一座结构精巧的文化娱乐室,该室占地较大,宅基向田洋凸出,地脚从田坎下筑起。室长13米,宽5米,高3.5米。仿古瓦盖顶,除入口外,四周用拳头大的水管捍成约一米高拦杆,栏杆至檐下装卷闸门。下雨天拉下卷闸门遮风挡雨,平时则拉上卷闸门,让其通风透气及供游人浏览田园风光。室中大厅安放3张麻将桌,让村人在此搓麻将或打扑克牌消闲娱乐。还经常组织乐队和歌手在室内搞文艺活动,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二是,在这长廊带上建两座彼此相距百米的茶舍。茶厅是从田坎下筑起地脚,用钢筋水泥铸成。茶舍面积不大,长3米,宽2.5米,共7.5平方米。地厅四角,用钢管作柱,柱顶用钢管焊成四方的屋架,又在屋架上焊架起金字架,再在金字架上盖上树脂瓦、四周便筑起坚固的水泥护栏。就这样,一座精简的茶舍便做成了。茶舍厅中,茶桌、椅凳、茶具、样样俱全。每天,村中和邻村的茶友,当劳动归来,吃过晚饭洗浴后的黄昏时刻,都不约而同进入茶厅,一边煮茶品茗,一边聊天,谈家事国事,一边看落日彩霞,享受从万泉河吹来掠过田洋的徐徐清风。直至日落西山,夜暮卷来,田洋上蛙声四起,这些茶友,还依栏观天,看蓝天上的星星、月亮,还舍不得离去。村庄建的这些茶舍,让村中及外村的茶友,尽享人生难觅的乐趣。这不能不说是村庄打造茶文化之雅习。三是,在这条休闲养生长廊上,除文化娱乐观光廊、茶舍之外的地段,则移植成行排列高耸的槟榔,和珍贵的金桔、油梅等果树,还有三角梅、红牡丹、变色叶等各种花树,把村前点缀得异彩纷呈。吸引成群的蜂蝶在此飞舞。还有的地段,村人从深山运来好几个山石,搁置于地上。这几个山石,好大好长,有的状如龟体,有的边缘有凸有凹,有的又无棱无角,浑圆滑溜。这些山石,石体色泽朗黄,闪着油光,有的身上有白白的蜡质,行家称为蜡石。这些山石,在山中经千百年风雨磨砺,成为山中一宝。常见城里大宾馆、大酒店,掏出巨额购买,摆在厅中作为镇店之宝,以显高贵。荔枝山村人,搬这些山石,置放长廊地上,供村人闲瑕时刻,浏览玩赏。偶有一游人至此鉴赏,忽然眼睛一亮。一个山村竟有此等宝物。也是一种石文化的显现。笔者进村,曾见有一老者盘腿坐于石上,像和尚坐禅似的,闭目养神。这种人石融合的情景,令人动容。有的地段,村人从家中扛来一个谷缸,置放于一个锯下大树头做的木墩之上。这个谷缸口小底狭,但缸肚却是圆圆的,闪着赤赤的色泽。最有创意的是,缸身四面,分别用红漆写上一繁体“豐”字。这个缸,搁放于荔枝树与花丛掩映的荫影中,身旁还有山石相伴相依,环境优雅。浏览者至此,见缸身上的“豐”字,都会勾起种种遐想:往日在田中驶牛耙田插秧劳作的艰辛;收谷后,把一篮篮金灿灿的谷子倒进缸中的那份喜悦。那个“豐”字,还是村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憧憬与期待。还有好几个的地段,在高耸的两棵槟榔树干上绑上一个网状吊床。好几位中年妇女,睡进吊床中,摇动着身子,像荡秋千似的在网袋中左右摆动。这一摆动,她们便荡进梦幻的境界之中,奇妙至极。

总之,该村在村道边打造这条休闲养生长廊,确是富有创意富有文化内涵之创举,凡到此参观浏览者皆赞口不绝,并掏出手机频频拍下镜头留作纪念。

特色之四:

打造村前田洋成为群众散步健身的场地。荔枝山村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应提到它村前拥有400亩面积的大田洋,这个田洋靠近村前的田地皆是该村村民所拥有。其余田地是周边村庄的。过去,田洋上的田埂,既矮且小,宽不盈尺。俗叫“排脚路”的田埂。即使村民去石壁市及到对面石壁岭、石壁洋村的路,也大不到那里去。时序到本世纪,特别是前几年党中央发出乡村振的号召。荔枝山村人,利用村前这片大田洋,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农综整治,不但重新规划建设农田渠道,还修建了三纵四横,直通石壁墟及对面村庄的七条硬板化田洋道路。此举既方便农业机械下水田,更成为荔枝山、石壁岭、石壁洋村民乃至石壁市的居民、石壁中学师生等共享晨跑的健身活动之场所。每天黄昏时刻,人们吃过晚饭,都涌向田洋,在田洋大道上漫步。有人还在大道上打起太极拳。时值落日黄昏,西天彩霞余晖一片血红。远看田洋上人影幢幢,那是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画呵!


综上所述,荔枝山村被海南省定为“文明生态建设示范村”及社会誉为“文化村”确非虚言。然而,以上所述,皆为村庄外在表现,而该村作为“文明生态建设示范村”与“文化村”,还有更深的内在因素,那就是它有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该村村中有一座建于清代,1993年重修的为纪念入村始祖仁通公所建的宗祠。这座祠堂,最显目而令村人崇而敬之的纪念物,是祠堂正殿左右墙壁上悬挂着两块刻有“进士”两个大字的牌匾。符氏族谱记载:这两块“进士”匾乃清康乾年间,符氏先贤命世、允瑛两公进士及第,成为光宗耀祖之标志。村人每年春祭日,到祠中祭祀必瞻此匾而励志。村宗长也借此机会给考上名牌大学及省市重点中学的子弟颁发奖学金,勉励学子,学先贤,以读书为荣。这种崇文尚教的村风,造就了一批双一批出类拨萃的人才。民国六年,符学仕公,高分考入北京大学,开创了万泉河上游山区学子进京就读高校的先河,毕业后应聘返粤先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广州大学、黄埔军校、当教授、教官。广州沦陷后,携眷返琼,任海南专署教育科长,从事抗日工作。抗日胜利后,任定安中学校长。在教育工作岗位,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长男符植璆,是琼海华侨中学化学教师,长孙符式刚,现为龙江中心学校校长。一家三代从事教育,可谓诗书继世,教育之家。符学仪公,曾任琼崖各县联中学事务员,后回乡任石壁小学校长。长男符植英,琼崖中学高中毕业,曾任赤坡小学校长,后任石壁小学校长。次孙符芳惠,小学高级教师,曾任石壁中心小学校长。一家三代,分别同任一所小学校长,实属罕见,被社会传为美谈。符学琳公,是旧时政界俊杰,毕业于广州大学,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编辑委员会秘书处长。长男符植勋,1947年就读黄埔军校,1949年随校赴台。次男符植猷,次媳梁堂花均为石壁中心小学模范教师。符学曾公,民国初年,毕业于广东省第六师范学校,长期教书于屯昌县南吕乌坡地区。其妻吴春蓉,毕业于海南基督教会创办的府城女子中学,唱歌、跳舞、弹琴,样样精通,是石壁地区唯一的民国才女。符学宣公,民国三十五年,任石壁乡长,一九四一年日军占领石壁,他拒不归顺当日本“顺民”,坚持在石壁山区带领同事抗日。至今,在下朗加德沟抗日纪念园墙壁上镶嵌的“抗日勇士碑”上,刻有“符学宣”的名字,让后人至此瞻仰怀念。符植焕公,曾任琼海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长男符芳信1964年代表海南行政区参加广东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勇夺男子标枪第一名,为海南田径改写新篇章。次日,海南日报大版宣传。植焕公胞弟符传德公,乃乐东县黄流中学元老教师。兄弟在教坛共育桃李,也成为社会之美谈。还有符品端公,符芳焕公,分别为中小学高级教师。上世纪六十年代,符芳镜公,毕业于华南理工学院,被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聘用,成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符传富公,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曾任湖南矿务局党委书记兼矿长。符亮,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为华能海南发电股份公司专工,中国电力工业设备管理高工,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后取得十五项技术成果,二十五项软著作权及二项专利。上述,皆是荔枝山村涌现的教授、教师、校长、高工、劳模、政界名流,而令人赞赏。

更令人敬佩的是该村出了个名扬琼海乃至海南的艺术家符传真。他天资聪颖,多才多艺,不但文章写得好,还有一手好书法,二胡拉得专业,还吹唢呐,广告设计之类信手拈来。特别是他的琼剧创作,在琼海首屈一指。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从石壁农中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参加石壁大队文艺宣传队,他就创作小琼剧《杂优花开》,被推荐参加广东省文艺创作荣获二等奖。其时,宣传队排演的《杂优花开》,推荐到广州友谊剧院参加“广东省1979年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汇演”。符传真琼剧创作初露才华,1980年被调入海南群众艺术馆,协助筹建该馆琼剧团,到全岛各地巡演。他在剧团当编剧、作曲及掌调。在此期间,他根据连环画改编古装琼剧《苏小妹三难新郎》供剧团演出,大获群众叫彩。后来,他下海从商。2003年,才回到阔别多年的琼海,在著名企业家莫海涛旗下的海桂公司任形象广告部经理。他为公司服务之余,不忘琼剧创作。他先后创作古装琼剧《文宗皇帝与万泉河》、现代琼剧《沸腾的万泉河》、《椰林枪声》、《西沙情》、《县长王大鹏》、《村官》等。这些琼剧剧本,均由琼海剧团排练演出。其中《文宗皇帝与万泉河》、《沸腾的万泉河》,由琼海剧团排演参加2008年海南省琼剧汇演。前者荣获演出二等奖,音乐奖。后者荣获创作、演出、音乐、舞美 、组织、主演等六项大奖。《沸腾的万泉河》还推荐晋京参加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评比。由于符传真琼剧创作成果丰硕,被推选为琼海戏剧家协会主席、琼海市作家协会顾问、琼海市音协顾问、琼海市符氏宗亲会顾问等。符传真是从荔枝山村走出去的剧作家。但他始终不忘生他养他的荔枝山村。荔枝山村是他人生的根,是哺育他成长的土地。他成名后,决心反哺回报故土。他于本世纪初回到琼海,在海桂实业公司任职后,常利用假期抽空回到荔枝山村,同村长及村中父老,制定构建美丽乡村建设事宜,还时常到镇委镇政府汇报,取得镇领导的支持。他通过各条渠道筹备资金,先后开辟环村路,建设文化广场,田园观光文化室,利用村前湿地建设休闲养生长廊等项目。使荔枝山村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瞩目,慕名到荔枝山参观者众。这里仅举政要和社会名流数例:琼海市委前书记祝春荣、符宣朝、现市政协主席刘宁、市人大原副主席吴淑洪等。香港企业家,世界琼海同乡会会长王春海。香港企业家、香港海南社团总会主席,刚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莫海涛等,到该村考察,对该村成为“示范村”“文化村”赞不绝口。还有海口琼山区、三亚市天涯区、儋州南丰镇、屯昌县、琼中县以及我市各乡镇等均组团到此参观取经。凡此,荔枝山村是个省级“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及其文化村,并非浪得虚名,而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简单生活
  
  • 云山野竹
  • 发表于:2024/3/23 21:36:10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荔枝山村,背靠母瑞山,面对万泉河,村前一片平洋,地势东高西低,正所谓座北向南水流西,人文福基之风水宝地。村民达礼好客,急公好义。村风淳朴善良,和睦相处。俊逸辈出,人文荟萃。大村楷模,名符其实。


  
  • 运燕
  • 发表于:2024/3/23 23:13:18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终于有时间坐下来阅读了原作协主席王锡钧老师五千多字的报告文学。对现代人来讲,写报告文学的作家是很为少数的。因为报告文学创作首先要有素材,而《闻名的文化村茘技山村纪事》,就是一桩非常值得书写和歌颂的素材,已经沉睡于山村六百年了。到现今才被耋耄之年的老作家去开凿,去挖掘,去书写。近年来,很想多看看报告文学,但猎及甚少。今天看到如此有价值的文学,让我很舒心。特别是文学的叙事结构明了简洁的把山村的庞大事件、故事如数家珍地罗列出来。让读者看到老作家的文笔功底的厚实程度。老作家虽是蜻蜓点水地叙事描述,但件件精华精。尾部写到戏曲家及会长,更是把荔枝山村得到很好的提升。读起来入心入脑,阅后心胸舒服宽畅,这就是老作家的魄力所在。

以上是手机点评:若有错漏,诚请敬谅。
  
  • 雷迅
  • 发表于:2024/3/24 8:02:57
  • 来自:海南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 基业
  • 发表于:2024/3/24 11:36:32
  • 来自:海南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读了王老此文,不得不佩服王老笔力的厚重,材料翔实,叙事具体,描写生动,行文流畅。写文章能助人长寿,在王老的身上得到了实证。赞!
随缘,认命,顺其自然。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