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一段不该被遗忘的青葱岁月(29)

  • 王平如是说
楼主回复
  • 阅读:590
  • 回复:2
  • 发表于:2024/4/16 21:03:59
  • 来自:海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琼海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我读龙江华侨中学73级高18班秩事
王平如是说


二十九、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1975年,留给我的记忆里,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敢于把一个全日制普通高中即将毕业的班级,托付给一个乡村生产大队(村委会),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这一创举,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我不知道当年的决策层是什么想。但是,我看到了班主任钟会权老师,一脸无奈和纠结;我看到了同学们,稚嫩的面孔写满不解和茫然;我看到了蒙养大队社员们,满脸慈爱和担忧。

那一年,我们才是16、17岁,正处于读书求学的金色年华。

有一天,我一大早从蒙养小学,走过一段宽宽的长长的斜坡田畦,赶上与插队落户在蒙养四队的同学会合,几个人一起跟随蒙养四队女社员,一行人匆匆从蒙养五队的雷公港,乘木船过溪到对岸石壁公社(镇)长力。

难怪原先有同学介绍说,蒙养大队好多田园坡地都在对岸石壁,此话不假。

是日,蒙养四队生产队长,安排的农业劳动课,由女社员带领同学们学习拨秧苗。

与我们同安排在一个小组,司召风等三位女同学,原来在家里,曾参加她们本生产队拨秧苗,很快就熟练上手。

苦则苦了我们三位男同学。我在家时,节假日同样经常参加生产队劳动。可是,我干的是粗活重活,比如挑牛粪、挑河泥肥、挑砖坯、扛割稻机,挑稻谷、挖水沟等等,从来不叫苦叫累。

可是,拨秧苗这种细活,却难为了我们几位男同学。男人的手,粗糙且不说,动作还不灵活,不麻利。拇指,食指,中指伸出抓秧苗,秧苗抓少了,手一发力,容易断苗;秧苗抓多了,手一发力,容易伤苗;还有秧苗根部泥土摔不掉,在田地里老半天弄不出一撮秧苗。捉来弄去,别人拨秧苗二十几把,我才捆好一把秧苗,凌乱不堪,还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

最难的还不是这些情况,而是,人被限制在秧苗田泥地上,屈膝半蹲位,不大一会,腰酸腿疼,浑身是汗。同时,还要受无名的昆虫叮咬,头顶一轮烈日当空照,心烦意乱,大汗淋漓,又不敢出声,整个人陷于苦不堪言。

幸好,一位上年纪的女社员(阿姨),发现我的状态不对,及时叫我和严昌荣和王国汉同学,一起到树荫下休息。

秧苗地里议论纷纷,不愧为蒙养大村乡人家妇女,女社员们七嘴八舌,仗义执言,都是替我们男学生说好话。有些人把我们当成她的儿子,谆谆教导,期待我们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人;有些人把我们当成亲弟弟,替我们的无辜遭遇,打抱不平。同时,也有些人责怪生产队队长,不该安排男生来学拨秧苗,这就好比让男子学绣花。

女社员们朴实无华的话语,直戳心窝,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和开心。

前不久,王绍娟通过微信语音聊天,无比激动地告诉我:近半个世纪前,她与王子雅、梁会莲、梁少香第几位女同学,一起下乡插队落户蒙养八队。她住在生产队的社员家里,得到了社员们无比热情关怀和帮助。

那时候,生产队里并不富裕,各家各户,粮食靠集体统一分配,社员们主动到自留地(那些年,生产队里按每户人数,分配给各自家庭,种植蔬菜杂粮的少量土地,乘下所有土地归集体所有),摘南瓜给同学们充饥。生产队队长发现后,从生产队粮库调来最好的稻谷,保证同学早餐和下午餐吃饱喝足。这里说的“下午餐”:指的是万泉河龙江一带,当年普遍流行的一种饮食习惯,即每天下午2点钟左右下地干活前,先吃一些中午剩菜剩饭,或者是煮木薯、玉米、粟米粥等杂粮。

“蒙养八队的社员,把女同学当成自家闺女一样,倍加疼爱,让我们感受到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温暖。”王绍娟同学想起当年,感慨万端,声音几近激动至哽咽。
  
  • 花容月貌
  • 发表于:2024/4/17 9:19:53
  • 来自:海南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来自手机版
(0)
(0)
  
  • 今非昔比
  • 发表于:2024/4/17 9:44:53
  • 来自:海南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
来自手机版
(0)
(0)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